[发明专利]支撑光学组件的同步转角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1728.8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林;曾爱军;陈明星;林栋梁;杨增辉;黄惠杰;贺洪波;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F16H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支撑光学组件的同步转角机构,特点在于其构成包括基座、第一菱形机构、第二菱形机构、发射源、接收器以及驱动模块,本发明适用于两组光学元器件绕共同轴同步反向旋转,是一种具有结构简单、装调方便、且共同旋转轴的轴向没有任何装置的转角机构。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光学 组件 同步 转角 机构 | ||
【主权项】:
一种支撑光学组件的同步转角机构,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基座(1)、第一菱形机构、第二菱形机构、发射源(9)、接收器(10)以及驱动模块,所述的第一菱形机构由第一连架杆(2)、第一输入连杆(6)、第二连架杆(22)、第二输入连杆(66)组成;所述的第二菱形机构由第一连架杆(2)、第一输出连杆(3)、第一弧形滑块(4)、第二连架杆(22)、第二输出连杆(33)、第二弧形滑块(44)、弧形轨道(5)组成,所述的第一连架杆(2)的一端和第二连架杆(22)的一端铰接于A点,该A点为第一菱形机构和第二菱形机构转动中心,所述的第一连架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输出连杆(3)一端铰接于C点,所述的第二连架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输出连杆(33)的一端铰接于CC点,所述的第一输入连杆(6)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输入连杆(66)的一端通过销轴(18)与所述的连接板(7)共同铰接于E点,所述的第一输入连杆(6)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架杆(2)上中间的B点铰接,所述第二输入连杆(6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架杆(22)上中间的BB点铰接,并且B点到A点的距离与BB点到A点的距离相等;所述半圆形弧形轨道(5)固定在所述基座(1)的一面,所述第一输出连杆(3)与所述第一滑块(4)铰接于D点,所述的第二输出连杆(33)与第二滑块(44)铰接于DD点,所述的发射源(9)、接收器(10)分别与第一弧形滑块(4)、第二弧形滑块(44)固定相联,所述的发射源(9)、接收器(10)的光轴通过所述弧形导轨的圆心O点,所述的圆心O、A点、E点位于弧形导轨(5)的对称中心平面上;所述的驱动模块由连接板(7)、直线导轨(8)、直线滑块(11)、丝杆(12)、螺母(17)、轴承座(13)、联轴器(14)、驱动源(15)以及驱动源支架(16)组成,所述的驱动源(15)通过驱动源支架(16)与基座(1)固定相联并位于所述的弧形轨道(5)的上方,通过联轴器(14)与丝杆(12)连接,丝杆(12)的两端各装有一个所述的轴承座(13),丝杆(12)的中间与螺母(17)配合,该螺母(17)通过连接板(7)与直线滑块(11)连接,该连接板(7)的中间与第一输入连杆(2)以及第二输入连杆(22)铰接于E点;所述的驱动源(15)驱动所述的丝杆(12)运动带动所述的连接板(7)通过所述的直线滑块(11)沿所述的直线导轨(8)相对于所述的基座(1)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一菱形机构同步带动第一连架杆(2)与第二连架杆(22)绕基座上的点A沿相反方向转动相同角度,在第一连架杆(2)与第一输入连杆(6)的相互作用下,以及在第二连架杆(22)与第二输入连杆(66)的相互作用下,并通过所述第二菱形机构同步带动第一弧形滑块(4)与第二弧形滑块(44)绕弧形轨道(5)圆心O点沿相反方向转动相同角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717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器盖板及其电容器
- 下一篇:卷铁心变压器可调心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