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基于稀土催化体系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3673.4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许蔷;郭方;史正海;申凯华;王艳色;王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36/06 | 分类号: | C08F236/06;C08F236/08;C08F212/08;C08F226/06;C08F4/58;C08F4/54;C08F4/5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赵连明;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基于稀土催化体系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为共轭烯烃与乙烯基吡啶的共聚物,共轭烯烃选自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乙烯基吡啶选自4-乙烯基吡啶、2-乙烯基吡啶中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的重均分子量为1×104-120×104;以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总量质量百分数100%计,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中乙烯基吡啶含量质量百分数为2%-50%;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具有如下特点:(1)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顺1,4-结构含量高;(2)分子量分布指数窄;(3)链端功能化单元含量可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基于 稀土 催化 体系 功能 共轭 烯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类基于稀土催化体系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其特征在于: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为共轭烯烃与乙烯基吡啶的共聚物,共轭烯烃选自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乙烯基吡啶选自4‑乙烯基吡啶、2‑乙烯基吡啶中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的重均分子量为1×104‑120×104;以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总量质量百分数100%计,链端功能化聚共轭烯烃中乙烯基吡啶含量质量百分数为2%-50%; 稀土催化体系由下述A、B、C、D四个部分组成,各组分的摩尔比为:B:A=5‑25:1,C:A=0‑9:1,D:A=5‑30:1;其中: A选自稀土钕羧酸盐、稀土钕膦酸盐或三(异丙氧基)钕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B选自三烷基铝、氢化烷基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C选自氯代烷、氯代硅烷、氯代烷基铝、倍半烷基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D选自二烯烃丁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7367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