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减少燃煤细颗粒物PM2.5生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8381.X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斯俊平;刘小伟;王超;赵波;吴望晨;李冬;徐明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在炉内减少燃煤细颗粒物PM2.5生成的方法,通过向煤中添加钠铝硅酸盐或钾铝硅酸盐可以有效控制燃煤过程中细微颗粒物的生成,进而可以减少燃煤过程向大气中排放的PM2.5量,降低PM2.5对环境的污染及人体健康的伤害,具体是,将含有碱金属Na或K的盐与高岭土充分混合并在900~1200℃温度下灼烧1-3小时,以制成钠铝硅酸盐或钾铝硅酸盐;再将钠铝硅酸盐或钾铝硅酸盐研磨后与煤粉进行混合燃烧,由于铝硅酸盐在高温下易发生熔融而在表面形成液相层,煤燃烧中形在的细颗粒物与其碰撞后,可有效地被后者捕获进而迁移到粗颗粒上,从而达到减少细颗粒物在炉内的生成的目的。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燃煤过程中20%~45%的细颗粒物PM2.5生成,具有工艺简单、便于操作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少 燃煤 颗粒 pm2 生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用于减少燃煤细颗粒物PM2.5生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有碱金属Na或K的盐按摩尔比Na(K)/Al=0.25:1~0.5:1与高岭土充分混合;(2)将上述混有碱金属盐的高岭土在900~1200℃温度下灼烧1‑3小时,以制成钠铝硅酸盐或钾铝硅酸盐,将制成的上述铝硅酸盐充分研磨至粒径5‑45μm;(3)按照煤粉灰基质量的10~30wt%与煤粉一并送入磨煤机,使得二者充分混合;(4)将混有铝硅酸盐的煤粉随一次风进入炉膛,在燃烧中,铝硅酸盐捕获细颗粒物,并随后进入烟道被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捕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7838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巴和颈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静电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