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公害水稻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9534.2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相城区盛胡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G9/24;A01C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公害水稻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2)播种;(3)搭棚;(4)一叶一心期;(5)两叶一心期;(6)三叶一心期;(7)三叶期以后;(8)插秧;(9)幼穗分化期;(10)抽穗开花期;(11)病害防治;(12)成熟期。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无公害水稻种植方法具有天然养殖、育苗阶段悉心照顾、分阶段对水稻进行养殖、纯天然无公害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公害 水稻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无公害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选取颗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并将上述水稻种子浸泡在0.9%浓度的盐水和1%浓度的盐酸氨水以2:1比例混合的溶液中36~60小时,保持每8小时换水一次;(2)播种:选择一块向阳、避风、水灌的方形土地作为育苗的秧田,将上述浸泡过的水稻种子按南北走向埋入所述秧田,种子间隔在10~15cm,深度在1~3cm,并在所述秧田的表面均匀撒上每平方100g比例的生石灰或者稻壳灰;(3)搭棚:在上述的秧田四周搭建高度为5~10cm的地膜棚,从而保证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8~35℃,所述地膜棚在白天拆除,从傍晚6时至早晨8时保持搭建的状态,待出苗达到80%以上时去除地膜棚;(4)一叶一心期:在秧苗的高度达到4.5~6.5cm时搭建保温棚,并使用人工方法控制棚内温度在25~28℃,晴天的早晨8时~11时以及傍晚4时~6时拆除保温棚保持通风状态,其余时间搭建保温棚保持保温状态,每天早晨8时和傍晚6时以喷浇的方式洒水,每星期以每平方米10ml比例的农药喷洒秧苗;(5)两叶一心期:在秧苗的高度达到6.5~7.5cm时,使用人工方法控制棚内温度在18~20℃,并且减少浇水次数,在每天早晨8时浇水一次;(6)三叶一心期:在秧苗的高度达到7.5~8.5cm时,使用人工方法控制棚内温度在8~15℃,并且再减少浇水次数,每两天的早晨8时浇水一次;(7)三叶期以后:完全拆除保温棚,使秧苗完全处于通风和露天的状态,保持每两天的早晨8时浇水一次,并使用每平方米200~300g比例的1%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或者硫酸铵对秧苗进行喷洒,每平方米150g比例的磷酸二铵对秧田进行撒施;(8)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8.5~9.0cm时,将上述秧苗带土、带药、带肥从秧田挖出,移栽到稻田中,南北走向插秧,秧苗之间的间隔保持15~20cm,移栽秧苗的深度小于3cm,之后三天保持在灌水渠中的水深度小于2cm,在此期间保持光照;(9)幼穗分化期:在此阶段秧苗的三叶分别生长至抽出幼穗,在此阶段保持自然生长,在最高气温低于25℃的天气保持每3天灌溉一次,在最高气温高于25摄氏度的天气保持每两天灌溉一次,在最高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天气保持每天灌溉一次,均在每天清晨6时进行灌溉,并且每15天施加肥料一次,每平方米使用150~250g;(10)抽穗开花期:在此阶段秧苗的幼穗继续生长至抽穗开花,在此阶段保持自然生长,在最高气温低于25℃的天气保持每2天灌溉一次,在最高气温高于25摄氏度的天气保持每天灌溉一次,在最高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天气保持每天灌溉两次,均在每天清晨6时或者傍晚6时进行灌溉,并且每15天施加肥料一次,每平方米使用150~250g;(11)病害防治:在插秧三天后即应开始注意病害防治,每个月使用喷剂对稻田喷洒一次,每个月使用化学药剂对稻田撒施一次,若发现病害秧苗立即将其连根拉起进行销毁;(12)成熟期: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饱满时即可进行收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相城区盛胡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苏州市相城区盛胡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7953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印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封装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