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动态数据的并行加解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7509.9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镇;刘晓;王蕴培;蒋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动态数据的并行加解密方法。在大数据环境下,该方法实现了对网络上产生的大量动态数据流并行加解密操作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通用计算图形处理器GPU并行完成对数据的加密解密过程,根据动态数据传输速率,自适应调整数据处理并发宽度,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加解密的透明化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环境 动态 并行 解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面向大数据的动态数据加解密并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解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发送方在发送数据至发送缓冲区以及接收方接收缓冲区在接收数据时,计算数据传输速率;步骤2:根据数据传输速率、GPU核心单元运行速率,设定数据加解密处理并发宽度来控制动态数据流的加解密速率;步骤3:将待处理数据的存储空间映射至GPU;步骤4:并行数据处理的方式采用分组加密算法DES,把数据划分为若干64比特大小的数据分组,不同数据分组的加解密任务按照并发宽度均匀分配给GPU的处理核心;步骤5:在步骤1~3执行过程中,同时对密钥进行处理,按照传统DES算法计算子密钥,将子密钥传递至GPU存储空间;步骤6:每个GPU处理核心针对数据分组首先经过初始位置置换,使用映射方式实现原始数据分组的位置置换;然后进行16轮循环,每轮循环将数据分为前后各32位的两组数据,后32位数据进行费斯托函数运算,运算后结果与前32位数据进行异或运算形成新的32位数据,然后交换前后32位中间数据;最后使用映射方式实现该数据分组的末位置置换,完成该数据分组的加解密;步骤7:将所有数据分组按照步骤5进行处理,更新缓冲区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8750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生物质能用焙烧炉
- 下一篇:集束线归方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