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6458.6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石彦辉;王明成;冯光军;姜宏暄;于定跃;李吉元;李翠芳;徐飞;王景霞;王颖楠;李志伟;衣超;韩宇石;胡万林;陈瑞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D55/50 | 分类号: | F16D55/50;F16D65/16;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车辆自动变速器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箱体、活塞、销轴、密封圈、摩擦片、钢片、碟形弹簧、压板、螺栓;钢片通过销轴与箱体连接,摩擦片通过内花键与待制动部件的转动轴相连;由于钢片之间装有碟形弹簧,钢片依靠销轴与箱体连接传递扭矩,在传递力矩的同时,通过碟形弹簧实现活塞的回位,同时,通过碟形弹簧保证一致的摩擦片间隙,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片的空损,提高自动变速器的效率和制动器的使用寿命。工作中,通过对油缸进行冲、放油实现制动器的结合或分离,从而实现对变速器的操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变速 器用 制动器 | ||
【主权项】:
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包括:压板(1)、摩擦片(2)、密封圈(3)、活塞(4)、支撑套(5)、销轴(6)、连接螺栓(7)、箱体(8)、钢片(9)以及碟形弹簧(10);所述箱体(8)为一内部设有中空腔部空间的箱体,该中空腔部空间内壁上固定设置所述支撑套(5),所述支撑套(5)中插入固定设置所述销轴(6);并且,所述箱体(8)的中空腔部空间两端各自设有一块压板(1),所述压板通过所述连接螺栓(7)固定在所述箱体(8)中空腔部空间的两个端部上;所述箱体(8)中空腔部空间内侧开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上通过所述密封圈(3)可移动地设置有所述活塞(4),所述活塞(4)在该密封环槽上设置有两个,该两个活塞(4)相互对侧之间所形成的空间设置为制动油液冲入的内部空间;所述两个活塞(4)各自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套制动组件,每套所述制动组件包括若干个摩擦片(2)、若干个钢片(9)及若干个碟形弹簧(10);所述若干个钢片(9)相互平行地套设于所述销轴(6)上;相邻两个钢片(9)之间的间隔空间以及最外侧钢片(9)与所述压板(1)之间的间隔空间中,上部空间内设置所述碟形弹簧(10),下部空间内设置所述摩擦片(2);所述碟形弹簧(10)同样套设于所述销轴(6)上;所述摩擦片(2)为中空环形体,所述摩擦片(2)的环状内壁通过内花键与待制动部件的转动轴连接;在制动器工作时,通过向两个活塞(4)之间的空间注入制动油液,使得两个活塞(4)分别沿着密封环槽向外侧滑动,该过程中两个活塞(4)相互之间的间距扩大,活塞(4)向外侧滑动时,向钢片(9)传递能量,由于压板(1)固定在箱体(8)上,使得钢片(9)与压板(1)之间的多个碟形弹簧(10)随着钢片(9)在销轴(6)上作轴向运动被挤压变形;同时,钢片(9)与压板(1)之间的多个 摩擦片(2)沿轴向运动,依靠轴向运动的轴向力使钢片(9)与摩擦片(2)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对待制动部件的转动轴执行制动操作;在制动操作结束后,对两个活塞(4)之间的制动油液进行放油,在碟形弹簧(10)的变形力的作用下,碟形弹簧(10)带动钢片(9)及活塞(4)作反方向的轴向运动复位,同时,摩擦片(2)在反方向轴向运动的同时也消除钢片(9)与摩擦片(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解除对待制动部件的转动轴的制动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9645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