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边形内孔快速加工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8966.8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7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铭元;魏强;赵伯洋;王佐友;赵斌;刘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莫丹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边形内孔快速加工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刀具、连接杆及旋转机构。其将工件装夹于车床卡盘上,进行工件内的工艺底孔的加工;将连接杆装入旋转机构,再将刀具装入连接杆,然后将旋转机构的实心轴端装入车床尾座套筒中,车床尾座套筒与机床尾座连接;切削形式为工件、刀具同时做旋转运动;当工件与刀具紧紧贴合在一起情况下,车床主轴进行旋转运动时,由于工件转动惯量作用下,与刀具的接触面摩擦力可带动刀具做趋于同速的旋转运动;当转动平稳后便可摇动车床尾座,进行刀具的进给运动,完成多边形方孔的切削作业。本发明可实现多边形内孔于车床上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一次性装夹定位,确保了加工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边形 快速 加工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边形内孔快速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刀具(11)、连接杆(12)及旋转机构(13);所述的刀具(11)包括整体制成的刀头(1)和刀杆(2),刀头(1)的前角为0°,刀头(1)的后角刃磨角度为1°;在刀杆(2)上开设与连接杆(12)的螺纹孔(5)相配合的定位孔(3);所述的连接杆(12)前端为刀杆套筒(4),在刀杆套筒(4)上相应定位孔(3)的位置处开设螺纹孔(5),通过螺栓进行定位孔(3)与螺纹孔(5)的连接,将刀具(11)与连接杆(12)组装,实现刀具(11)的准确定位;连接杆(12)后端的连接杆实心轴端(6)插入旋转机构(13)的实心轴端(10)前端内;所述的旋转机构(13)包括与车床连接的实心轴端(10),实心轴端(10)前端内部中空,在实心轴端(10)前端面处固定有端盖(9),实心轴端(10)前端与端盖(9)形成的封闭空腔内设有轴承一(7)及轴承二(8),轴承一(7)及轴承二(8)的内圈与连接杆实心轴端(6)配合,通过车床带动旋转机构(13)旋转,进而带动刀具(11)和连接杆(12)的进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2896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信息处理系统映像网络传递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电子装置及其开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