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鱼精蛋白絮凝作用收集微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2208.1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牟海津;刘燕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鱼精蛋白絮凝作用收集微藻的方法。该发明采用的鱼精蛋白絮凝微藻的方法简单有效,5-40mg/L的鱼精蛋白能达到75-98%左右的絮凝率,藻体细胞沉淀后仍保持较好的活力和游动状态,藻体沉淀转移到新鲜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以继续培养。絮凝后的上层培养液重新培养,微藻的生长状况较好,重新培养的微藻利用鱼精蛋白絮凝,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絮凝效果,且未产生絮凝抑制性。鱼精蛋白絮凝微藻沉淀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利于环保,且最大限度的使培养水体得到有效的再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鱼精蛋白 絮凝 作用 收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鱼精蛋白絮凝作用收集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微藻的收集是将鱼精蛋白粗提物加入到微藻中,使微藻培养液中鱼精蛋白浓度为5‑40mg/L,室温下静置,待微藻絮凝后,分离出上层的培养液,收集絮凝的微藻。步骤二:微藻的再培养,将步骤一絮凝后的上层培养液用于重新培养微藻,补充培养液体系所需的营养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4220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