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585.5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军;王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71008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结构强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构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本发明给出的残余应力测量的切割方法,通过在构件上切割缺口,在被测构件的上下表面布置应变片的方式,不断调整切口的位置、长度和深度,测量得到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应变变化与切口长度和深度的关系,从而给出残余应力的分布场和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本发明给出的残余应力切割法操作方便,工程实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残余 应力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结构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1)、在含残余应力的构件上,根据构件的受力特点,确定残余应力测量的位置、方向;2)、在构件的残余应力测量的位置上下表面粘贴应变片,测量初始的应变;3)、用线切割或者镗床切割的方法在构件上下表面粘贴有应变片的位置上沿应变片边缘引入初始切口,然后,再在初始切口的另一边缘的上下表面粘贴应变片,分别测量并记录引入切口前和引入切口后的应变;4)、逐渐调整切口的长度或深度,每次调整切口的长度或深度不得大于1mm,每调整一次长度或深度,测量并记录一次切口前端的应变数据,从而获得切口沿线各个部位的上下表面应变与切口位置、长度及深度的对应关系;5)、通过测得的切口位置、长度及深度与应变的变化关系,分析给出构件残余应力场的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4258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