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燃料包壳元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8988.0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周小兵;王俊平;邓启煌;申璐;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634 | 分类号: | C04B35/634;C04B35/515;C04B35/565;C04B35/58;G21C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单英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燃料包壳元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选用MAX相陶瓷材料、碳化硅、MAX相基复合陶瓷材料或者碳化硅基复合陶瓷材料,将该陶瓷材料制成浆料,真空除泡后通过流延或者涂刮的方法在基带上制成厚度为10um~10mm的陶瓷膜,然后绕制成包壳元件坯体,再经烘干、排胶、烧结,以及表面处理而制得核燃料包壳元件。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克服了陶瓷材料难以加工的弱点,并且生产效率高、周期短、易于实现产业化。当该陶瓷材料为Ti3SiC2基陶瓷材料时,还具有耐熔融氟盐腐蚀特性,能够作为核反应堆中氟盐燃料包壳元件材料而应用,因此满足了以钍为基础的第四代裂变反应堆核能系统中对结构材料的实际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燃料 元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核燃料包壳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陶瓷材料制成浆料,真空除泡后通过流延或者涂刮的方法在基带上制成厚度为10um~10mm的陶瓷膜,然后绕制成包壳元件坯体,再经烘干、排胶、烧结以及表面处理后,得到核燃料用包壳元件;所述的陶瓷材料是碳化硅、MAX相陶瓷材料、碳化硅与复合相构成的碳化硅基复合陶瓷材料、或者MAX相与复合相构成的MAX相基复合陶瓷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4898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