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种子数量性状位点定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49029.0 申请日: 2013-11-07
公开(公告)号: CN103632067A 公开(公告)日: 2014-03-12
发明(设计)人: 徐海明;祁婷;曹玉杰;祝水金;楼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9/12 分类号: G06F19/12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代理人: 胡红娟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种子数量性状位点定位方法,包括:建立统计遗传模型;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搜索所有可能存在QTL的候选标记区间:将所述的候选标记区间作为协变量,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搜索显著的QTL位点和二互作标记区间;以所述的QTL位点和二互作标记区间作为协变量,在显著的互作标记区间内搜索显著的二互作上位性的位点;通过所述QTL位点和二互作上位性的位点,获得统计遗传模型中各种效应的系数,然后通过统计遗传模型,计算这些位点的效应以及估算每个位点的遗传率。本发明将种子性状分成二倍体种子和三倍体种子,考虑了上位性效应及基因与环境互作的效应,可快速无偏的估计种子数量性状位点的位置及各种效应。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混合 线性 模型 种子 数量 性状 定位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三倍体种子数量性状位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统计遗传模型的建立:对一衍生于两个纯合亲本(P1,P2)的交配作图群体,假设在t个不同的环境下进行遗传实验,每个环境设置b个区组,某一种子数量性状的变异受s个QTL(Q1,Q2,……,Qs)和t个上位性的调控,则环境h中第j个区组内第i个株系后代种子性状表型观测值(yhij)可用下面的混合线性模型(1)表示:yhij=μh+Σks(akmxkiAm+dkmxkiDm+akexkiAe+dkexkiDe)+eh+Σk,l(1,2,...s),klt(aaklmmxkiAmxliAm+aakleexkiAexliAe+aaklmexkiAmxliAe+aaklemxkiAexliAm)+Σks(aekhmxkiAm+dekhmxkiDm+aekhexkiAe+dekhexkiDe)+Σk,l(1,2,...s),klt(aaeklhmmxkiAmxliAm+aaeklheexliAe+aaeklhmexkiAmxliAe+aaeklhemxkiAexliAm)+Bj(h)+ϵhij---(1);]]>其中,模型(1)中的分别是Qk的母体加性和母体显性效应,对应的系数分别为分别是Qk的母体加性与环境h的互作效应,母体显性效应与环境h的互作效应,分别是Qk的胚乳加性、胚乳显性效应,对应系数分别是分别是Qk的胚乳加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胚乳显性效应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分别是Qk母体加性和Ql母体加性的互作效应,Qk胚乳加性和Ql胚乳加性的互作效应,Qk母体加性和Ql胚乳加性的互作效应,Qk胚乳加性和Ql母体加性的互作效应,对应的系数分别是和环境h的互作效应;和环境h的互作效应;和环境h的互作效应;和环境h的互作效应;μh是群体在环境h中的平均数;eh是第h个环境的随机效应,是环境内的区组效应,εhij是剩余效应,(2)全基因组扫描显著的标记区间:基于模型(2),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通过表型和每个标记区间做基于HendersonⅢ的F检验,搜索得到所有可能存在QTL的候选标记区间:yhij=μh+ζti+Amath+m+ζti+Dmdth+m+ζti+Aeath+e+ζti+Dedth+e+ζti-Amath-m+ζti-Dmdth-m+ζti-Aeath-e+ζti-Dedth-e+Bj(h)+ϵhij---(2);]]>其中,t(t=1,…,T)表示在T个总区间中的第t个标记区间;分别代表在环境h中第t个区间的右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在环境h中第t个区间的右边标记的母体显性效应,对应的系数分别为分别代表在环境h中第t个区间的左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在环境h中第t个区间的左边标记的母体显性效应,对应的系数分别为分别代表在环境h中第t个区间的右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在环境h中第t个区间的右边标记的胚乳显性效应,对应的系数分别为分别代表在环境h中第t个区间的左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在环境h中第t个区间的左边标记的胚乳显性效应,对应的系数分别为其余参数的含义与模型(1)中的相同;(3)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搜索显著的数量性状位点:将步骤(2)中得到的候选标记区间作为模型(3)的协变量,然后基于模型(3),以1cM为步长,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做基于HendersonⅢ的F检验,搜索显著的QTL位点;如果已经搜索到s个显著的候选区间,那么检测一个位点k的显著性模型如下:yhij=μh+xkiAm+akhm+xkiDmdkhm+xkiAeakhe+xkiDedkhe+Σt=1s(ζti+Amath+m+ζti+Dmdth+m+ζti+Aeath+e+ζti+Dedth+e)+Σt=1s(ζti-Amath-m+ζti-Dmdth-m+ζti-Aeath-e+ζti-Dedth-e)+Bj(h)+ϵhij---(3);]]>其中,分别是QTL k在环境h中的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分别是胚乳加性和显性效应;其余参数的含义与模型(1)和模型(2)中的相同;(4)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搜索显著的二互作标记区间:将步骤(2)中得到的候选标记区间作为模型(4)的协变量,然后基于模型(4),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做基于HendersonⅢ的F检验,搜索得到显著的二互作标记区间;yhij=μh+aah+m+mζli+Amζri+Am+aah+m+eζli+Amζri+Ae+aah+e+mζli+Aeζri+Am+aah+e+eζli+AeζriAe+aah-m-mζli-Amζri-Am+aahm-meζli-Amζri-Ae+aah-e-mζli-Aeζri-Am+aah-e-eζli-AeζriAe+Σt=1s(ζti+Amath+m+ζti+Dmdth+m+ζti+Aeath+e+ζtiDedth+e)+Σt=1s(ζti-Amath-m+ζti-Dmdth-m+ζti-Aeath-e+ζti-Dedth-e)+Bj(h)+ϵhij---(4);]]>其中,l和r表示每一对互作标记区间的两个区间;代表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右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区间r右边标记母体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左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区间r左边标记母体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右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区间r右边标记胚乳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左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区间r左边标记胚乳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右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和区间r右边标记母体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左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和区间r左边标记母体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右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和区间r右边标记胚乳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左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和区间r左边标记胚乳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其余的参数与模型(1)和(2)有相同的定义;(5)搜索显著的二互作上位性的位点:以步骤(3)得到的QTL以及步骤(4)得到的显著的互作标记区间作为模型(5)的协变量,然后基于该模型(5),在所述显著的互作标记区间中做基于HendersonⅢ的F检验,搜索得到显著的二互作上位性的位点;yhij=μh+aanmhmmxniAmxmiAm+aanmhmexniAmxmiAe+aanmhemxniAexmiAm+aanmheexniAexmiAe+Σtf(aath+m+mζtli+AmζtriAm+aath+m+eζtli+Aeζtri+Ae+aath+e+mζtli+Aeζtri+Am+aath+e+eζtli+Aeζtri+Ae)+Σtf(aath-m-mζtli-Amζtri-Am+aath-m-eζtli-Amζtri-Ae+aath-e-mζtli-Aeζtri-Am+aath-e-eζtli-Aeζtri-Ae)+Σkp(xkiAmakhm+xkiDmdkhm+xkiAeakhe+xkiDedkhe)+Bj(h)+ϵhij---(5);]]>其中,是位点n的母体加性和位点m的母体加性之间的互作效应,对应的系数为是位点n的母体加性和位点m的胚乳加性之间的互作效应,对应的系数为是位点n的胚乳加性和位点m的母体加性之间的互作效应,对应的系数为是位点n的胚乳加性和位点m的胚乳加性之间的互作效应,对应的系数为代表第t个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右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区间r右边标记母体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第t个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左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区间r左边标记母体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第t个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右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区间r右边标记胚乳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第t个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左边标记的母体加性和区间r左边标记胚乳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第t个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右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和区间r右边标记母体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第t个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左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和区间r左边标记母体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第t个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右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和区间r右边标记胚乳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代表第t个互作标记区间的区间l左边标记的胚乳加性和区间r左边标记胚乳加性效应的互作,对应的系数为其余参数与模型(3)有相同的定义;(6)遗传参数的估算:通过步骤(3)得到的显著的QTL位点和步骤(5)得到的显著的二互作上位性的位点,获取得到模型(1)中各种效应的系数,然后通过模型(1),计算得到这些位点的效应以及估算每个位点的遗传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4902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