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硼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8131.5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汪爱英;周凯;张栋;邹友生;郭鹏;柯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0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单英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硼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选用硼作为掺杂元素,将线性离子源沉积技术与磁控溅射沉积技术相结合,以硼靶为溅射靶,再通入含碳气源,利用线性离子源沉积碳膜的同时溅射沉积硼元素,得到硼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然后连接导线,得到硼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得的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金刚石 薄膜 电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硼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线性离子源沉积技术与磁控溅射沉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具体制备过程如下:步骤1、将基体清洗后进行表面刻蚀处理;步骤2、设定线性离子源电流为0.1A~0.3A,通入含碳气源;溅射靶为硼靶,调整溅射靶的工作电流为0.2A~1.5A,通入氩气进行溅射;设定基片偏压为‑50V~‑250V;打开线性离子源、溅射靶电源和偏压,在基体前表面进行薄膜沉积,得到硼掺杂类金刚石薄膜;步骤3:将步骤2处理后的基体与导线连接,然后将其四周和背表面用环氧树脂包覆,未包覆的薄膜作为电极表面,得到硼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6813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结构的井筒连接组件
- 下一篇: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