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PMC驱动的直线驱动机构及直线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9418.X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8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敏;王堡磊;何青松;汝杰;张梦;戴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4 | 分类号: | H02N2/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直线驱动机构及直线驱动器,属于机电技术领域。该驱动器主要由控制和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控制部分产生控制信号,驱动智能材料IPMC做弯曲运动,进而带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的移动平台,从而实现移动平台的直线运动。驱动器的水平行程由IPMC端部最大位移和移动平台支架的滑槽预留距离确定,最大可以达到20mm。该驱动器具有结构简单、驱动电压低、轻便无噪音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mc 驱动 直线 机构 驱动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直线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义三维坐标为XYZ;上下方向为Z方向,左右方向为Y方向,前后方向为X方向;该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箱体(1)及两条X方向导轨(3)、IPMC驱动执行部件、智能材料IPMC(11)及其拨块(5)、 驱动控制器和电源;上述IPMC驱动执行部件包括倒U型支架(4),倒U型支架(4)由左支臂、右支臂及上端设置的工作平台(2)组成,其中左支臂、右支臂均与Z方向平行;这两个支臂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上、下悬臂短梁,共8个,悬臂短梁与X方向平行;左支臂前、后侧的4个悬臂短梁与对应的右支臂前、后侧的4个悬臂短梁之间各固定1个短梁Y向轴(4‑1),共4根;每个短梁Y向轴(4‑1)的两端伸出相应的悬臂短梁,且两端均安装有短梁Y向轴承(4‑2);左支臂和右支臂上侧4个悬臂短梁和下侧4个悬臂短梁之间各固定一个短梁Z向轴(4‑3 ),共4根;每个短梁Z向轴(4‑3)中间还安装有短梁Z向轴承(4‑4);上述两个X方向导轨(3)固定于箱体(1)上,且分别位于倒U型支架(4)左右两侧,两个X方向导轨(3)的上表面分别与倒U型支架(4)左右支臂上侧2个短梁Y向轴(4‑1)两端安装的短梁Y向轴承(4‑2)接触,两个X方向导轨(3)的下表面分别与左右支臂下侧2个短梁Y向轴(4‑1)两端安装的短梁Y向轴承(4‑2)接触,两个X方向导轨(3)的内侧面分别与左右支臂上Z向轴(4‑3)中间安装的Z向轴承(4‑4)接触;上述拨块(5)由夹持块(5‑1)、固定于夹持块上部的拨块Y向轴(5‑2),安装于拨块Y向轴(5‑2)两端的拨块Y向轴承(5‑3)组成;夹持块(5‑1)下部具有槽;上述智能材料IPMC (11)的活动端胶合于夹持块(36)的槽中,智能材料IPMC (11)的固定端及两侧各一片金属电极(11‑1)一起通过夹装座(10)固定在箱体(1)上;左支臂和右支臂沿Y方向还开有方形长条孔(4‑5),上述夹持块(5‑1)位于左支臂、右支臂之间, 拨块Y向轴(5‑2)伸入左支臂和右支臂相应的方形长条孔(4‑5)中,拨块Y向轴承(5‑3)恰好位于上述方形长条孔(4‑5)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6941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