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模四出铜质阀体铸件的覆膜砂铸造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7370.5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1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06;B22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模四出铜质阀体铸件的覆膜砂铸造模,包括A砂芯(1)、B砂芯(2)、C砂芯(3)、上模(4)、下模(5)。本发明采用将上模分设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均设有A上定槽、B上定槽、C上定槽和上型腔;下模与上模对应,每个区域中均设有A下定槽、B下定槽、C下定槽和下型腔;将A砂芯、B砂芯、C砂芯的支撑部分别置于下模的A下定槽、B下定槽、C下定槽中,上模位于下模上方合模;在上模、下模的夹持下,A砂芯、B砂芯、C砂芯得以槽芯定位,由A砂芯、B砂芯、C砂芯的型芯部和上型腔、下型腔围成制品的模腔的技术方案,使铜质阀体铸件制品的生产达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飞边、消除废品、减轻工作强度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出 阀体 铸件 覆膜砂 铸造 | ||
【主权项】:
一种一模四出铜质阀体铸件的覆膜砂铸造模,包括A砂芯(1)、B砂芯(2)、C砂芯(3)、上模(4)、下模(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砂芯(1)为呈Z字形折弯的预制覆膜砂芯构件,A砂芯(1)横截面呈圆柱形的中部为A砂芯(1)的型芯部(03),A砂芯(1)横截面呈矩形的二端为A砂芯(1)的支撑部(02),其中,A砂芯(1)一端的支撑部(02)呈弯折形;所述的B砂芯(2)为块状预制覆膜砂芯构件,B砂芯(2)的主视与俯视呈,中心设有矩形通孔、前侧面设有环形凹槽、后侧为竖直平面、上下面为凸出圆弧面、左右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竖直平面,B砂芯(2)的前侧面为B砂芯(2)的型芯部(03),B砂芯(2)的中心矩形通孔、上下面、后侧面和左右侧面为B砂芯(2)的支撑部(02);所述的C砂芯(3)为中部小、二端大,呈半爿哑铃形状的预制覆膜砂芯构件,C砂芯(3)的中部为平面朝上的半爿圆柱形,C砂芯(3)的二端为凹面朝上且设有缺口的半爿薄壁的球壳形;C砂芯(3)的中部为C砂芯(3)的支撑部(02),C砂芯(3)的二端为C砂芯(3)的型芯部(03);所述的上模(4)为俯视呈矩形、预制覆膜砂质的薄壳模型构件,上模(4)的下面按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个方位分设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均设有A上定槽(46)、B上定槽(49)、C上定槽(47)和上型腔(48),上模(4)还设有主浇口(41)、分浇口(42)、分流道(43)、冒口(44)、定位榫头(45),所述A上定槽(46)为形面与A砂芯(1)的呈弯折形一端的支撑部(02)对应吻合的凹槽;所述B上定槽(49)为形面与B砂芯(2)的支撑部(02)的上面、后侧面和左右侧面对应吻合的凹槽;所述C上定槽(47)为形面与C砂芯(3)的支撑部(02)的上面对应吻合的凹槽;所述上型腔(48)为形面与制品(01)的上半爿外壁形面对应吻合的凹槽;所述主浇口(41)为位于上模(4)中心、呈上下方向、上小下大的圆锥形通道;所述冒口(44)为分布在所述上型腔(48)朝向上模(4)下面中心一侧位置的矩形凹槽;所述分流道(43)为位于上模(4)下面、分布在所述主浇口(41)的左右二侧、呈前后方向的若干条形凹槽;分浇口(42)与所述冒口(44)相通;所述分浇口(42)为位于所述上型腔(48)沿口与所述冒口(44)相通的缺口槽;所述定位榫头(45)为位于上模(4)下面四个边缘、向下凸出的长条形凸缘;所述的下模(5)为俯视呈矩形、预制覆膜砂质的薄壳模型构件,与上模(4)对应,下模(5)的上面按前后左右分设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均设有A下定槽(53)、 B下定槽(54)、C下定槽(55)和下型腔(56);下模(5)还设有主流道(51)、定位榫槽(52);所述A下定槽(53)、B下定槽(54)、C下定槽(55)、下型腔(56)的形状和位置与上模(4)的所述A上定槽(46)、B上定槽(49)、C上定槽(47)、上型腔(48)的形状和位置上下镜像对应;所述主流道(51)为位于下模(5)下面中心、呈左右方向的条形凹槽;所述定位榫槽(52)为位于下模(5)的下面、位置与上模(4)的所述定位榫头(45)上下对应、形状与所述定位榫头(45)吻合相配的凹槽;所述支撑部(02)是指A砂芯(1)、B砂芯(2)、C砂芯(3)中用于嵌入上模(4)的所述A上定槽(46)、B上定槽(49)、C上定槽(47)和下模(5)的所述A下定槽(53)、B下定槽(54)、C下定槽(55)中接触定位的部位,以及A砂芯(1)、B砂芯(2)、C砂芯(3)相互连接定位的部位;所述型芯部(03)是指A砂芯(1)、B砂芯(2)、C砂芯(3)中用于与上模(4)、下模(5)的所述上型腔(48)、下型腔(56)围成浇铸成型制品(01)的模腔的部位;应用连接,A砂芯(1)、B砂芯(2)、C砂芯(3)的支撑部(02)分别对应嵌于下模(5)的A下定槽(53)、B下定槽(54)、C下定槽(55)中,其中,所述A砂芯(1)的呈弯折形一端的支撑部(02)与所述A下定槽(53)相嵌连接,A砂芯(1)另一端的支撑部(02)插入所述B砂芯(2)的中心矩形通孔的支撑部(02)中连接;上模(4)位于下模(5)上方与下模(5)合模,上模(4)的所述定位榫头(45)与下模(5)的所述定位榫槽(52)扣合定位,A砂芯(1)、B砂芯(2)、C砂芯(3)的支撑部(02)被上模(4)和下模(5)共同夹持固定,A砂芯(1)、B砂芯(2)、C砂芯(3)的型芯部(03)位于上型腔(48)和下型腔(56)之间,由A砂芯(1)、B砂芯(2)、C砂芯(3)的型芯部(03)和上模(4)的所述上型腔(48)与下模(5)的所述下型腔(56)围成的腔室称为模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8737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