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钢筋混凝土块体装配式桥梁墩台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9772.9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褚云朋;古松;姚勇;罗能;高红伟;许立英;文华;文妮;王莎;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块体装配式桥梁墩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浇筑上侧开有“⊥”形通槽(3)的横向块体(1),“⊥”形通槽(3)两边形成边肋(4),下侧形状与横轴对称,横向块体(1)开有圆形通孔(2);浇筑一侧开有通槽(7)形成边肋(9)的纵向块体(5),纵向块体(5)开有圆形通孔(6);通槽(7)与通槽(3)、边肋(4)与边肋(9)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横向块体(1)紧贴后两个相邻边肋(4)的组合体与纵向块体(5)的通槽(7)大小一致;预备多根光圆钢筋(8);建造基坑,将光圆钢筋(8)的一端竖立预埋在基坑中;光圆钢筋(8)从圆形通孔(6)中穿过并拼装横向块体(1)和纵向块体(5)即可形成桥梁墩台。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钢筋混凝土 块体 装配式 桥梁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块体装配式桥梁墩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浇筑多块整体形状为长方体的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上侧沿高度方向开有与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纵轴对称的“⊥”形通槽(3),“⊥”形通槽(3)两边形成内钩状边肋(4),下侧形状与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横轴对称并形成边肋(4),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上沿高度方向开有圆形通孔(2);B、浇筑多块整体形状为长方体的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一侧沿高度方向开有与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纵轴对称的通槽(7),通槽(7)两边形成内钩状边肋(9),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上沿高度方向开有圆形通孔(6);C、预备多根光圆钢筋(8),光圆钢筋(8)两端攻有螺纹,预备多个与该螺纹配合的螺母,光圆钢筋(8)的长度与桥梁墩台设计高度相适应;其中:部分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的圆形通孔(2)顶部预留有容纳螺母的凹槽,部分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的圆形通孔(6)顶部预留有容纳螺母的凹槽;通槽(7)与通槽(3)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边肋(4)与边肋(9)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两块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紧贴后两个相邻边肋(4)的组合体大小与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的通槽(7)大小一致;两块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紧贴后两个相邻边肋(9)的组合体大小与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的通槽(3)大小一致;D、按设计要求建造基坑,并按设计分布将规定数量的光圆钢筋(8)的一端竖立预埋在基坑中;E、取一块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将相应的光圆钢筋(8)从圆形通孔(2)中穿过后横向放置于基坑上,再取第二块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穿过相应的光圆钢筋(8)后横向放置于基坑上,并确保两块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同轴并紧贴在一起,同理继续放置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直至达到设计数量;F、取一块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将相应的光圆钢筋(8)从圆形通孔(6)中穿过后纵向放置于基坑上,并确保两块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的两个相邻边肋(4)的组合体完全镶嵌在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的通槽(7)中,同理继续放置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直至达到设计数量;由此构成桥梁墩台的第一层,在第一层上面继续按E、F步骤施工就构成第二层,如此类推直至达到墩台设计高度,其中最上面的一层应该采用预留有 容纳螺母(9)的凹槽的钢筋混凝土横向块体(1)和钢筋混凝土纵向块体(5);G、将螺母旋紧于光圆钢筋(8)端头的螺纹上且保证光圆钢筋(8)和螺母不凸出于最上面的一层水平面就形成桥梁墩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8977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优化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