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7293.1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3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宁;蔺昉晓;张永强;武平仓;庞岁社;张康;范伟;段文彪;杜朝锋;李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用低浓度处理剂(主体酸浓度:盐酸浓度6%,磷酸、甲酸、醋酸的浓度3%)。为了控制反应速度、控制处理液更深进入地层,甚至底水部位;用小剂量低浓度处理剂,处理半径控制在(0.5m‑1.0m);如果处理剂浓度大、用量大、顶替液用量大,容易导致处理剂进入底水部位,致使解堵后油井含水明显上升;该发明的效果具有低浓度、低剂量的处理液体系;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技术,措施成功率高,增油控水效果明显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顶替液 反应时间短 底水油藏 工艺技术 浓度处理 处理剂 低压力 油井 水解 抽吸 底水 返排 排量 醋酸 增产 半径控制 控制处理 油井含水 处理液 低剂量 小剂量 主体酸 磷酸 甲酸 解堵 控水 增油 地层 盐酸 成功率 | ||
【主权项】:
1.一种低压底水油藏油井控水解堵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采用低压力、高排量和采用较少顶替液用量的注入工艺;采用反应时间短,抽吸强的返排工艺方法;用低浓度处理剂:主体酸浓度:盐酸浓度为4~6%,磷酸、甲酸、醋酸的浓度各自为3~5%;采用小的处理剂用量:用小剂量处理剂,小的处理半径,所述处理半径控制在0.5m‑1.0m;采用大排量:在控制压力范围内用大排量注入,在油层中的渗流孔道,渗水层堵塞物为亲水性,堵塞程度较严重;渗流孔道为亲油性,堵塞相对较弱;处理剂为亲水性,更容易进入亲水孔道,如果排量小,会使处理剂沿亲水孔道进入油层,很容易造成大出水;如果在控制压力范围内,采用大排量,那么,处理剂会因堵塞严重的亲水孔道限制处理剂的进入速度和进入量,从而渗入堵塞程度较弱渗流孔道,引来部分处理剂的进入,从而达到控制在解堵过程中处理剂进入亲水孔道的速度和进入量,迫使处理剂进入渗流孔道,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采用少量顶替液用量:最多使用2/3油管容积顶替液体用量;对油层压力低的油井解堵时顶替液用量多时,会因更高液柱压力压迫处理剂进入地层,除此之外,套管环形空间中液体也随后压迫处理剂再进一步进入底水部位,由此造成处理剂容易窜进更深地层,最终导致解堵后,油井含水大幅度上升;缩短反应时间至2小时:解堵时根据处理剂与堵塞物特点、堵塞程度来控制注处理剂的反应时间,这种反应特征更多适合地层压力较高的油井,因为处理剂注到油层部位后,基本不再流动;返排时,从油层部位容易返排;而对油层压力较低的油井解堵时,处理剂在被注到油层部位后,处理剂会因为油层深部压力更低和其后置顶替液体的推动,继续进入油层深部;在返排时,处理剂会在返排时,残液继续对流过的渗流孔道反应;反应时间后4小时内进行高强度抽吸返排:提前将抽吸设备准备好,到了反应时间2小时时,立即可以抽吸,抽吸深度为油层上部50米,一天24小时连续抽吸;这样能达到使处理剂不再继续向底水部位移动,能够在油层射孔段形成低压区,容易使处理剂的残液返排干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9729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机姿态测量仪及钻孔方位调节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取芯投球压裂滑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