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液体菌种直接拌生料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8445.3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秀英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599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液体菌种直接拌生料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具体包括:培养料是由体积比较粗大、而且疏松透气的棉子壳、刨花及稻谷壳组成,培养料先通过物理消毒,有效的将基料表面的有害细菌进行杀灭,接种后只有杏鲍菇菌种萌发生长,生产过程污染率低;同时,生产时培养料是直接和生产用液体菌种混合搅拌均匀,省去料制备原种和制备栽培种,同时省去高压或常压灭菌及接种过程;培养料与菌种是混合在一起的,使菌种遍布并于整个培养料内,菌种一但萌发、菌丝很快就长满培养料。通过实施本发明,培养料使用了全生料,既不通过长时间的发酵过程又减少了蒸煮环节,不但节约了大量耗能,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缩短生产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菌种 直接 生料 栽培 杏鲍菇 方法 | ||
【主权项】:
用液体菌种直接拌生料栽培杏鲍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杏鲍菇液体菌种:按常规方法培养出杏鲍菇液体菌种,同时控制菌种自菌丝开始培养起至培养完成,其培养周期在10天以内,所培养的液体菌种其菌丝大小均匀、活力强、质量好、无污染;(2)培养料的原料组成与配比:棉子壳30%、刨花30%、稻谷壳22%、麸皮12%、玉米粉6%;(3)拌料:把上述棉子壳、刨花、稻谷壳、麸皮、玉米粉混合搅拌均匀成培养料,将培养料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料;(4)臭氧消毒:用直径约3~4cm的木条将堆料扎若干个透气孔并用塑料膜布遮盖严实,用臭氧气管穿透过塑料布并通到堆料内,开通臭氧机,往堆料内通臭氧气体40~50分钟既完成消毒过程;(5)扩大液体菌种:根据重量比将干净的水与培养好的液体菌种按5:1的比例混合起来成生产用液体菌种;(6)液体菌种拌生料:根据重量比将生产用液体菌种与经过物理消毒的培养料按1.3: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7)装袋:培养料与生产用液体菌种拌匀后即装入规格为22×45cm的聚乙烯塑料栽培袋,装满料后扎紧袋口,然后将栽培袋周身用针扎若干个小孔来增加通气促菌丝尽早萌发;(8)菌丝培养:将装满料的栽培袋放置于空间环境温度是20~25℃、空气相对湿度是75~80%左右的培养室,经过10~12天的培养,菌丝长满袋;(9)出菇管理:当栽培袋出现有杏鲍菇现蕾后,把栽培袋两头敞开,同时要加强通风、增湿工作,可向地面、墙壁、空间喷水,喷水时切忌直接向幼蕾 喷水,保持栽培场所环境相对湿度是85~90%左右;随着菇体的不断长大,要保持菇房湿度、空气新鲜及适宜的见光度,以利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当子实体菌盖颜色由深变浅,下凹部有白色草状物,菌盖边缘开始上卷,孢子尚未大量散发时,即达七八成熟,为采收适期;采收完一、二潮菇后,再按上述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至全部收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秀英,未经黄秀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0844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