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层岩性储层识别与水平井钻井跟踪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18364.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3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士萍;牟勇;汤琦;刘旭东;邵建中;安博毅;王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褚贵良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层岩性储层识别与水平井钻井跟踪技术。该技术步骤如下:在应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新完钻井的录、测井及生产数据,开展综合地质研究,对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落实控藏因素,精细刻画地质体;利用高产井反射特征追踪有利砂体,高产井在地震剖面上具有“点→线→面→体”的反射特征,即砂体上倾尖灭点和横向变化点组成砂体尖灭线特征明显,自成一体确定砂体分布范围。本发明实现了能够有效刻画小于5米的薄层岩性砂体,并将水平井部署的油层厚度下限由5米下降至1.6m,使薄层边际油藏储量得到有效动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开发薄层边际油藏储量的不足。 | ||
搜索关键词: | 薄层 岩性储层 识别 水平 钻井 跟踪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薄层岩性储层识别与水平井钻井跟踪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步骤如下:在应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新完钻井的录、测井及生产数据,开展综合地质研究,对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落实控藏因素,精细刻画地质体;利用高产井反射特征追踪有利砂体,高产井在地震剖面上具有“点→线→面→体”的反射特征,即砂体上倾尖灭点和横向变化点组成砂体尖灭线特征明显,自成一体确定砂体分布范围;区域内完钻井生产未见水,低部位不存在油水界面,但低部位储层物性差,试油为干层,存在一物性界面,从而确定有效储层分布范围;区域储层为砂岩,砂岩顶部、底部均为泥岩,存在明显岩性界面,确定了储层垂向厚度;超覆岩性油藏剥蚀面确定砂体上倾方向尖灭位置,尖灭线、物性边界及岩性边界围限成薄层岩性油藏的独立砂体,各砂体呈不规则状,分布范围局限,在上倾方向砂体厚度薄,向下倾方向砂体厚度厚;在落实构造和油层分布规律,重新认识油藏类型的基础上,针对薄层超覆油藏储层发育范围小、砂体含油幅度低的问题,为保证水平井一次入靶,导眼井需设计在构造低部位储层发育稳定区域,水平段入口设计在低部位,设计水平段与构造线斜交,使水平段方向倾角小于15°;应用斯伦贝谢公司生产的LWD地质导向仪器提高导向精度,同时应用旋转导向拾取地层倾角,钻进过程中可实时判断井眼轨迹与地层夹角,上切地层,需要降斜保持井眼轨迹与地层平行,下切地层,需要增斜保持井眼轨迹与地层平行;LWD地质导向仪器距离钻头处距离为3.8m时就能够检测到此处的地层电阻率,当以与目的层呈1‑2°夹角钻穿目的层时,可调整井斜在10‑20m之内重新进入目的层;水平井开钻后每天钻井跟踪,了解钻井井深、层段钻遇岩屑显示情况、全烃数值、钻时,及时制定相应调整措施,降低钻穿目的层的风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1836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除菌洗手液
- 下一篇:一种可产生固态硫化物的烟气除尘脱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