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圆缺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1512.3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6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倪棋梁;陈宏璘;龙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6 | 分类号: | H01L2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75 | 代理人: | 吴世华;陶金龙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圆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晶圆上各芯片区的膜厚;根据各芯片区的膜厚分布信息将晶圆表面划分为多个检测区,每一检测区包括至少一芯片区;为每一检测区选用一确定波长的检测光束,以使在各检测光束投射下的、结构相同的芯片区灰度特征相近;以各检测光束逐次投射于与其对应的检测区中的每一芯片区,依据该芯片区的灰度特征检测该芯片区的缺陷。其提高了对于膜厚分布不均匀的晶圆的适应性,且显著提高了缺陷识别率,其精度高、实现成本低、利于在行业领域内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缺陷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晶圆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检测晶圆上各芯片区的膜厚;b)、根据所述各芯片区的膜厚分布信息将所述晶圆表面划分为多个检测区,每一所述检测区包括至少一所述芯片区;c)、为每一所述检测区选用一确定波长的检测光束,以使在各所述检测光束投射下的、结构相同的芯片区灰度特征相近;任两个所述灰度特征相近的芯片区之间的平均灰度差小于10;所述晶圆膜厚分布范围为340‑380nm,所述检测光束波长取值范围为260‑370nm;所述晶圆表面包括4个检测区,其膜厚范围分别为340‑350nm、350‑360nm、360‑370nm以及370—380nm,对应的检测光束波长的取值范围分别为260‑285nm、295‑320nm、340‑360nm以及360‑370nm;d)、以各所述检测光束逐次投射于与其对应的检测区中的每一所述芯片区,依据该芯片区的灰度特征检测该芯片区的缺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3151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构架及其纵向梁
- 下一篇:制造座椅挡风板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