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煤基固废为原料制备活性硅吸附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7552.9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张永锋;孙思哲;张印民;王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晨环境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2 | 分类号: | B01J20/0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粉煤灰或煤矸石等煤基固废为原料制备活性硅吸附材料的方法,采用如下具体步骤:(1)取聚丙烯腈(PAN)充分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2)取利用粉煤灰或煤矸石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溶解于PAN/DMF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3)以铝箔为接收器并伴以高压电源进行纺丝;(4)通过灼烧去除纤维膜中的有机物,即得二氧化硅纤维;(5)以镁热法还原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然后使用稀盐酸浸泡除杂制得活性硅吸附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原料价格低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活性硅吸附性能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基固废 原料 制备 活性 吸附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煤基固废为原料制备活性硅吸附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取聚丙烯腈(PAN)充分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配置成10—15%的PAN/DMF溶液;(2)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溶解于PAN/DMF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其中PAN与二氧化硅颗粒的摩尔比为1:1—1:2;(3)以铝箔为接收器并伴以高压电源进行纺丝;(4)通过灼烧,去除纤维膜中的有机物,即得二氧化硅纤维;(5)以金属镁或活性炭还原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然后使用5%—10%的稀盐酸溶液浸泡除杂制得活性硅吸附材料;步骤(2)所用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煤基固废碱浸制得,其具体制备步骤是:秤取一定量的煤基固废,加入6mol/L—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持固液比为1:2—1:3,加热并搅拌,反应1‑2小时;过滤,取滤液加以搅拌,并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为溶质NaSiO3质量1%—5%的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随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1‑2小时;抽滤后取滤渣以5%的盐酸淋洗至无气泡产生,真空干燥,制得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所述煤基固废是粉煤灰或煤矸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晨环境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伊晨环境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3755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