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的可调输入误差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3638.2 | 申请日: | 2013-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7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叶强;邵丽丽;张铎澜;来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H03F1/0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的可调输入误差放大器,主要解决现有误差放大器因不能调节输入电压,导致电能损耗,工作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该误差放大器包括第一缓冲电压模块(1)、第二缓冲电压模块(2)、传输控制模块(3)和运算放大器模块(4);第一缓冲电压模块(1)和第二缓冲电压模块(2)分别将外部提供的基准电压和反馈电压分压输出不同的基准分压和不同的反馈分压;通过传输控制模块(3)在外部提供的使能信号控制下,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基准分压和不同的反馈分压之间进行切换,各选其一输入到运算放大器模块(4)放大,输出误差放大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可调输入的功能,有效地降低了电能损耗,提高了电路的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功率因数 校正 控制器 可调 输入 误差 放大器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的可调输入误差放大器,包括运算放大器模块(4),其特征在于:运算放大器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传输控制模块(3),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缓冲电压模块(1)和第二缓冲电压模块(2);所述第一缓冲电压模块(1),用于对外部提供的基准电压V1进行分压隔离,输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基准分压V4和V5,将基准分压V4输入到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D,将基准分压V5输入到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E;所述第二缓冲电压模块(2),用于对外部提供的反馈电压V2进行分压隔离,输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反馈分压V6和V7,将反馈分压V6输入到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F,将反馈分压V7输入到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G;所述传输控制模块(3),用于在外部提供的使能信号V8控制下,对基准分压V4和基准分压V5进行二选一选择,输出基准电压V10到运算放大器模块(4)的正向输入端;在外部提供的使能信号V9控制下,对反馈分压V6和反馈分压V7进行二选一选择,输出反馈电压V11到运算放大器模块(4)的反向输入端;该传输控制模块,包括四个NMOS管M15~M18,四个PMOS管M19~M22和两个反相器X1、X2;第八NMOS管M15与第八PMOS管M19连接,形成第一传输门;即第八NMOS管M15的源级与第八PMOS管M19的漏级相连,作为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D;第八NMOS管M15的漏极与第八PMOS管M19的源极相连,作为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J;第八NMOS管M15的栅极与第一反相器X1的输出端L相连;第八PMOS管M19的栅极与传输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H相连;第九NMOS管M16与第九PMOS管M20连接,形成第二传输门;即第九NMOS管M16的源级与第九PMOS管M20的漏级相连,作为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E;第九NMOS管M16的漏极与第九PMOS管M20的源极相连,同时与传输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J相连;第九NMOS管M16的栅极与传输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H相连;第九PMOS管M20的栅极与第一反相器X1的输出端L相连;第十NMOS管M17与第十PMOS管M21连接,形成第三传输门;即第十NMOS管M17的源级与第十PMOS管M21的漏级相连,作为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F;第十NMOS管M17的漏极与第十PMOS管M21的源极相连,作为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出端K;第十NMOS管M17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X2的输出端M相连;第十PMOS管M21的栅极与传输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I相连;第十一NMOS管M18与第十一PMOS管M22连接,形成第四传输门;即第十一NMOS管M18的源级与第十一PMOS管M22的漏级相连,作为传输控制模块(3)的输入端G;第十一NMOS管M18的漏极与第十一PMOS管M22的源极相连,同时与传输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K相连;第十一NMOS管M18的栅极与传输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I相连;第十一PMOS管M22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X2的输出端M相连;第一反相器X1的输入端与传输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H相连;第二反相器X2的输入端与传输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入端I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模块(4),用于将基准电压V10和反馈电压V11进行误差放大比较,得到误差放大信号V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4363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