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元MOS管的差分型双边沿触发器设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8953.4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杭国强;胡晓慧;杨旸;章丹艳;周选昌;尤肖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K3/012 | 分类号: | H03K3/012;H03K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元MOS管的差分型双边沿触发器设计,包括差分结构的主触发器1、主触发器2和一个差分结构的从触发器;所述主触发器1由构成差分结构的PMOS管m3和PMOS管m4,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和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2构成;所述主触发器2由构成差分结构的PMOS管m7和PMOS管m8,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5和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6构成;所述从触发器由构成差分结构的PMOS管m9和PMOS管m10,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1,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2,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3和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4,反相器INV1和反相器INV2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互补输出、低功耗、简单的结构等优点,简化了下拉网络结构,从而进一步减小了电路的功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元 mos 差分型 双边 触发器 设计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神经元MOS管的差分型双边沿触发器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分结构的主触发器1、主触发器2和一个差分结构的从触发器;所述主触发器1由构成差分结构的PMOS管m3和PMOS管m4,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和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2构成;所述主触发器2由构成差分结构的PMOS管m7和PMOS管m8,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5和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6构成;所述从触发器由构成差分结构的PMOS管m9和PMOS管m10,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1,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2,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3和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4,反相器INV1和反相器INV2构成;所述PMOS管m3、m4、m7、m8、m9和m10的源级接工作电压VDD,所述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m2、m5、m6的源级和一个输入端都接地,所述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1、m12、m13、m14的源级接地;所述主触发器1中构成差分结构的两个PMOS管m3和m4的漏极分别与两个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和m2的漏极连接,并且产生主触发器1的输出和x1;所述主触发器2中构成差分结构的两个PMOS管m7和m8的漏极分别与两个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5和m6的漏极连接,并且产生主触发器2的输出和x2;所述主触发器1的输出x1和分别连接从触发器中的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1和m14的一个输入端,所述主触发器2的输出x2和分别连接从触发器中的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2和m13的一个输入端;所述从触发器中构成差分结构的两个PMOS管m9和m10的漏极分别与两个三输入n型浮栅MOS管m11和m12、m13和m14的漏极连接,并通过两个反相器INV1和INV2连接到输出端;在clk上升沿时,所述主触发器1的输出x1和通过m11和m14传输到输出,所述主触发器2的输出x2和受输入D决定;在clk下降沿时,所述主触发器2的输出x2和通过m12和m13传输到输出,所述主触发器1的输出x1和受输入D决定。S和R分别实现触发器的异步置位和异步清零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4895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密立根油滴实验的自动喷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学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