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屈强比≤0.5的具有抗延迟断裂的高强钢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9762.X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辉;刘吉斌;陈宇;刘祥东;彭志英;张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2 | 分类号: | C22C38/12;C22C33/04;C21D8/02;C23C2/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屈强比≤0.5的具有抗延迟断裂的高强钢,其组分及wt%为:C:0.11~0.25%,Mn:15.5~17.5%,Mo:0.030~0.050%,Co:0.005~0.02%,B:0.005~0.009%,N:0.009~0.011%,La+Ce+Nd:0.011~0.025%;生产步骤:铁水脱硫;转炉冶炼;RH真空处理;连铸;热轧,终轧温度在755~790℃;冷轧,其压下率在51~54%;连续退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同级别高强钢延伸率低、屈强比高和焊接性能不好的问题,避免了延迟断裂现象发生;其制造的汽车防撞部件优于其它冷轧高强钢的成形性、焊接性能以及能量吸收性能,大大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和减重节能性;采用了B、Mo、Co、N,实现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保证了低屈强比和耐热性、耐腐蚀性;钢板还具有双重效应和低屈强比,保证了材料良好的成形加工能力和承载性以及抗断裂性。 | ||
搜索关键词: | 屈强 0.5 具有 延迟 断裂 高强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屈强比≤0.5的具有抗延迟断裂的高强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11~0.25%,Mn:15.5~17.5%,Mo:0.030~0.050%,Co:0.005~0.02%,B:0.005~0.009%,N:0.009~0.011%,La+Ce+Nd:0.011~0.02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屈服强度在350~400MPa、抗拉强度800MPa以上、延伸率≥58%,屈强比≤0.5,应变硬化指数≥0.460,微观组织结构为:奥氏体及孪晶亚结构或者奥氏体+马氏体或者奥氏体+马氏体坯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4976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瓶(0.5L)
- 0.5微米垂直JFET工艺
- Bi<sub>0.5</sub>Na<sub>0.5</sub>TiO<sub>3</sub>-BaTiO<sub>3</sub>–BiMg<sub>0.5</sub>Ti<sub>0.5</sub>O<sub>3</sub>无铅压电陶瓷材料
- K0.5Na0.5NbO3单晶的制备方法
- 0.5U网络配线架
- K<sub>0.5</sub>Bi<sub>0.5</sub>TiO<sub>3</sub>–BiNi<sub>0.5</sub>Zr<sub>0.5</sub>O<sub>3</sub>电致伸缩陶瓷材料及制备
- 旋转第0.5轴
- 旋转第0.5轴
- (Pr<base:Sub>0.5
- Cu<base:Su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