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67234.7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潘洪革;王军华;高明霞;刘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6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5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该方法以二茂铁和碳酸氢铵为原材料,将原材料以一定质量比混合均匀。将该混合物在高压反应釜中煅烧即得到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线。该制备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产量高,适合规模化生产。制备得到的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线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之后具有984mAh/g的容量。碳包覆大大提高了四氧化三铁纳米线的电子电导率,并且能够缓冲四氧化三铁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胀缩,也极大的降低了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的团聚,能够有效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包覆四 氧化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二茂铁和/或二茂铁衍生物与硫酸氢铵为原材料,两者按照质量比为1:(1 ~ 8)的比例混合均匀;b.将混匀后的混合物装入反应釜中并密封;c.将反应釜加热至400℃~1000℃保温0.1~10小时;d.待反应釜冷却后取出其中样品除杂后获得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672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