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桦褐孔菌苦荞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1295.7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汇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01G1/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32013 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桦褐孔菌苦荞茶两种技术方案,方案一是采用生物技术生产桦褐孔菌苦荞茶,通过对苦荞米(或胚芽苦荞米)的侵泡-装袋-灭菌-接种桦褐孔菌菌种-培养-揉捏分离-烘干-烘烤制成,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的桦褐孔菌苦荞茶;此方案具有工艺科学简单,生产成本更低,更容易规模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方案二是采用物理方法生产的桦褐孔菌苦荞茶,是通过把桦褐孔菌子实体或菌丝体和苦荞米或其胚芽米进行粉碎-和成面团-造粒-水煮-烘干-烘烤而制成的原生态的高端产品;两种方案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加工成冲泡茶、速溶茶、瓶装饮用茶,而且可以加工成各种口味;本发明的产品疗效确切,可防治糖尿病和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病及艾滋病,对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是新型保健饮用茶。 | ||
搜索关键词: | 桦褐孔菌苦荞茶 | ||
【主权项】:
桦褐孔菌苦荞茶,其特征在于可以有两种工艺方案进行生产,方案一采用生物技术生产,工艺科学简单,生产成本更低,更容易规模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方案二采用物理方法更能保证产品的疗效和原生态,适宜生产高端产品,产品多样可加工成冲泡茶、速溶茶、瓶装饮用茶,口味多样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汇;,未经于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9129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