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离源内螺旋状管状膜进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4028.5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6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侯可勇;苏明扬;李海洋;陈平;蒋吉春;李金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04 | 分类号: | H01J4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质谱电离源内螺旋管状膜进样装置,包括管状膜、电离源、金属毛细管、3‑7个带螺纹绝缘立柱、环状磁铁。管状膜为致密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管状膜缠绕在绝缘立柱周围,形成以绝缘立柱为立边的、径向截面为多边形的、二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并与电离源同心放置。在绝缘立柱底端,配合金属螺帽,通过磁力吸附固定在电离区环状磁铁上。膜两头连接金属毛细管作为样品进口与样品出口。该装置提高了进样量,并且避免了膜对离子传输的阻碍作用,提高了仪器灵敏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离 螺旋状 管状 膜进样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电离源内螺旋状管状膜进样装置,包括电离源(9),电离源(9)发出的光射入电离腔(10)内,于电离腔(10)内形成质谱电离源的电离区,管状膜(1)直接放置在质谱电离源的电离区内,管状膜两端分别连接金属毛细管(4‑1和4‑2),金属毛细管(4‑1和4‑2)从质谱电离源的腔体内伸出至质谱电离源腔体之外,管状膜两端的金属毛细管(4‑1和4‑2)分别作为样品进口(2)和样品出口(3),其特征在于:电离区(10)内设有环状磁铁(7),环状磁铁(7)的轴线与电离源(9)的出射光方向相同,于环状磁铁(7)靠近电离源(9)一侧均匀设有三个以上的绝缘立柱(5),处于电离区(10)的管状膜(1)成螺旋状缠绕在三个以上的绝缘立柱周围,由管状膜(1)缠绕形成一以三个以上的绝缘立柱(5)为立边的、径向截面为多边形的、二端开口的筒状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940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处理方法和基板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浮式多爪栅极组合及其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