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高压交流跨区电能交易中综合网损率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0875.8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6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婷;张银芽;杨东俊;白顺明;徐敬友;肖达强;魏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交流跨区电能交易中综合网损率的确定方法,该方法以特高压交流输电线损理论计算为基础拟合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与输送功率的曲线关系,再利用依据关口电量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的综合网损率实际值与输送功率的关系拟合曲线对原始曲线进行几何平均修正,最后依据修正曲线函数关系式来确定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的数值。与采用固定综合网损率的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考虑了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随输送功率的变动关系,确定的综合网损率计划值更趋近于实际值,使得特高压跨区电能交易更加公平合理,保障了交易相关方的合理利益,且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既可以应用于定期交易也可以应用于实时交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交流 跨区 电能 交易 综合 网损率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特高压交流跨区电能交易中综合网损率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按下式计算,得到特高压交流线路不同输送功率对应的综合网损率理论计算值η理论为:
其中:P为特高压交流输送功率,ΔPR为特高压交流线路电阻损耗,ΔPT为特高压交流系统主变变损;ΔPC为特高压交流线路电晕损耗;b、采用最小二乘法,在横坐标为特高压交流输送功率,纵坐标为综合网损率的直角坐标系中,对特高压交流线路不同输送功率及对应的综合网损率理论计算值η理论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理论计算值与输送功率之间关系的拟合曲线η1(P)=a0+b0×P+c0×P2;c、依据关口电量统计数据,确定特高压交流系统在不同时长的各个时间段内的平均输送功率并按下式计算得到每个时间段相应的综合网损率实际计算值η实际为:
其中:ΔQ为每个时间段内特高压交流系统总的网损电量,Q为该时间段内特高压交流系统总的送电量;
为该时间段内所有特高压主变中压侧关口送电量之和,
为该时间段内所有特高压主变中压侧关口受电量之和;d、采用最小二乘法,在横坐标为特高压交流输送功率,纵坐标为综合网损率的直角坐标系中,对特高压交流平均输送功率及对应的综合网损率实际计算值η实际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实际计算值与输送功率之间关系的拟合曲线η2(P)=a1+b1×P+c1×P2;e、从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理论计算值与输送功率之间关系的拟合曲线中选取n+1个点:[P1,η1(P1)],[P2,η1(P2)]…[Pi,η1(Pi)],…[Pn+1,η1(Pn+1)],其中P1为特高压交流线路的最小输送功率,Pn+1为特高压交流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
再从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实际计算值与输送功率之间关系的拟合曲线中选取横坐标相同的n+1个点:[P1,η2(P1)],[P2,η2(P2)]…[Pi,η2(Pi)],…[Pn+1,η2(Pn+1)],通过几何平均修正,得到修正曲线上的点:![]()
采用最小二乘法,在横坐标为特高压交流输送功率,纵坐标为综合网损率的直角坐标系中,拟合得到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与输送功率之间的修正关系式η修正(P)=a3+b3×P+c3×P2;f、对有关口电量历史统计数据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在其交易计划编制及结算中,将交易时间段的特高压交流计划平均输送功率代入修正关系式η修正(P)=a3+b3×P+c3×P2,即得到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的计划值;对没有关口电量统计数据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在其交易计划编制及结算中,将交易时间段的特高压交流计划平均输送功率代入理论计算值拟合曲线函数关系式η1(P)=a0+b0×P+c0×P2,即得到特高压交流综合网损率的计划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0087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流式冷却塔用播水盆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吹塑机用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