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乏风余热混合式取热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3758.7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7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果;谢峤;李丁丁;于力仲;刘成;朱长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矿博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矿井乏风余热混合式取热热泵系统,包括乏风换热室,乏风换热室内安装有乏风通道,乏风通道的下方安装有顶部敞口的集水池,集水池的正上方安装有喷淋管网,喷淋管网的进水口经由串联有循环喷淋泵的喷淋取水管与集水池连通,乏风通道的进风口经由风道与矿井回风干道出口连通,乏风通道内位于集水池的后侧安装有直接蒸发式乏风换热器,乏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外界相通,乏风换热器的换热管路出口经由输送管路与右四通阀的其一接管口连通,乏风换热器的换热管路的进口经由连接管路与右壳管满液式冷凝蒸发器的换热管路的出口连通。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风阻小,能耗低,热效率高,可节约大量能源,降低环境污染的矿井乏风余热混合式取热热泵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余热 混合式 热热 系统 | ||
【主权项】:
矿井乏风余热混合式取热热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乏风换热室(5),乏风换热室(5)内设有乏风通道(32),乏风通道(32)内的下方设有顶部敞口的集水池(9),集水池(9)的正上方安装有喷淋管网(6),喷淋管网(6)上安装有多个可向下喷水的喷头,喷淋管网(6)的进水口经由串联有循环喷淋泵(7)的喷淋取水管(8)与集水池(9)连通,所述乏风通道(32)的进风口经由风道与矿井回风干道(1)的出口连通,乏风通道(32)内位于集水池(9)的后侧安装有直接蒸发式乏风换热器(12),乏风通道(32)的出风口与外界相通,所述乏风换热器(12)的换热管路的出口经由输送管路(30)与右四通阀(22)的其一接管口连通,乏风换热器(12)的换热管路的进口经由连接管路(31)与右壳管满液式冷凝蒸发器(23)的换热管路的出口连通,右壳管满液式冷凝蒸发器(23)的换热管路的进口经由管路与右四通阀(22)的另一接管口连通,右四通阀(22)的又一接管口经由管路与右压缩机(24)的出口连通,右四通阀(22)的再一接管口经由管路与右压缩机(24)的进口连通;所述集水池(9)的底部与污泥水源热泵取水管(11)的进口连通,污泥水源热泵取水管(11)的中部串联有污泥水泵(16),污泥水源热泵取水管(11)的出口与污泥箱式蒸发冷凝器(19)的上部连通,污泥箱式蒸发冷凝器(19)经由污泥水源热泵回水管(10)与所述集水池(9)连通,污泥箱式蒸发冷凝器(19)位于集水池(9)的下方,污泥箱式蒸发冷凝器(19)的底部与排污管(21)的进口连通,排污管(21)的中部串联有排污阀(20),排污管(21)的出口与沉泥池(29)连通,沉泥池(29)位于所述污泥箱式蒸发冷凝器(19)的下方;所述污泥箱式蒸发冷凝器(19)的换热管路的出口经由串联有左双向热力换向阀(15)的管路与左壳管满液式冷凝蒸发器(14)的换热管路的进口连通,左壳管满液式冷凝蒸发器(14)的换热管路的出口经由左四通阀(17)分别与左压缩机(18)的出口、左压缩机(18)的进口和所述污泥箱式蒸发冷凝器(19)的换热管路的进口利用管路连通;所述左壳管满液式冷凝蒸发器(14)的出水口和所述右壳管满液式冷凝蒸发器(23)的出水口分别经由管路与供热水管(26)连通,左壳管满液式冷凝蒸发器(14)的回水口和所述右壳管满液式冷凝蒸发器(23)的回水口分别经由管路与回水管(27)连通,回水管(27)或所述供热水管(26)上串联有循环水泵(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矿博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矿博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0375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差压阀的卧式多级自吸泵
- 下一篇:一种汽车调光控制系统的导光结构及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