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枣棉间作条件下的棉花高产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6588.6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8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修;赵强;张巨松;李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高产的栽培方法,该棉花高产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枣棉间作的果树株行距采用1.5m×4m、3m×4m的定值模式;在棉花播种前,3月中下旬,果树第一次追肥灌水,实行秋耕冬灌,在秋耕之前施行施肥、征地、除草;选取优质良种,4月1日‑4月5日开播,播深2‑3cm,播量60‑75kg/hm2,每穴下种2‑3粒,覆土1.0‑1.5cm;出现一片真叶时开始定苗,及时中耕,使用缩节胺9控制植株高度在65‑70cm,对棉花进行追肥、灌溉、打顶和收花;对枣树间作棉花的农田的叶螨、蚜虫、蓟马、棉铃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本发明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枣树对间作棉花的不利影响,保持和提高了间作棉花的产量,最终获得农田的高产高效,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作 条件下 棉花 高产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枣棉间作条件下的棉花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枣棉间作条件下的棉花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枣棉间作的果树株行距采用1.5m×4m或3m×4m的定植模式;步骤二,在棉花播种前,3月中下旬,果树第一次追肥灌水,实行秋耕冬灌,在秋耕之前施行施肥、整地、除草;步骤三,选取优质良种,4月1日‑4月5日开播,播深2‑3cm,播量60‑75kg/hm2,每穴下种2‑3粒,覆土1.0‑1.5cm;步骤四,出现一片真叶时开始定苗,及时中耕,使用缩节胺9g/hm2控制植株高度在65‑70cm,对棉花进行追肥、灌溉、打顶和收花;步骤五,对枣树间作棉花的农田的叶螨、蚜虫、蓟马、棉铃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步骤一中,枣棉间作的果树株行距采用1.5m×4m或3m×4m的定植模式,枣树行两边开沟起低垄,枣树沟宽度80cm‑100cm,垄高15cm,枣树与边行棉花的距离80‑100cm,枣树行间棉花采用1.4m膜,每膜种植4行棉花,棉花宽窄行配置:膜上两边的窄行行距为30cm,膜上中间宽行行距为40cm,膜与膜的交接行行距为50cm,株距为12cm,枣树行间铺设两幅膜,种植8行棉花,每公顷株数为22.2万株;枣树行间棉花还采用2.3m的宽膜,果树间种植一幅膜的棉花,一膜8行,配置为:第1行与第2行、第2行与第3行、第3行与第4行、第4行与第5行、第5行与第6行、第6行与第7行和第7行与第8行的行距分别为15cm、45cm、15cm、50cm、15cm、45cm和15cm,第8行之外留有30cm宽的耕作带,株距为10cm,每公顷株数为30.8万株;在步骤二中,秋耕深度应大于20cm,耕后及时冬灌,果树10月20日前要完成冬灌;开犁前每公顷施农家肥45吨以上、油渣750kg、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用氮肥总量的50%‑60%,磷肥和全部钾肥,即尿素300‑450kg、磷酸二胺300‑375kg、硫酸钾75‑120kg,作基肥深翻,进行全层施肥,犁前将肥料撒入地里,机械深翻,或用深施肥机或条播机均匀施入后深翻20cm以上;在步骤二中,棉花播种前用含量为33%的施田补2250‑2700g/hm2或48%氟乐灵1200‑1800g/hm2,50%乙草胺1500‑1800g/hm2,兑水600‑750kg喷雾,及时耙耱混入土壤表层,其中施用氟乐灵处理的土壤需等待48h时后方可播种,施用施田补或乙草胺处理的土壤对等待时间无要求;在步骤三中,选用优质良种,种子的质量要求为纯度不小于97%、净度不小于99%、发芽率不小于85%、水分小于12%、健籽率不小于95%的包衣种子,选取中棉49或新陆中26;膜下5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最佳播种期4月5日‑4月15日,雨后要破碱壳助苗出土,出苗后待子叶由黄转绿时,棉株茎部孔口用土封严实,烂种地块及连续50cm行长缺苗、断垄用浸泡好的棉种及时补种;在步骤四中,苗期中耕三次,第一次在子叶期,浅耕5‑8cm;第二次中耕结合定苗,深度10cm;第三次中耕在现蕾前,深度15cm;棉苗4叶一心时,用缩节胺7.5‑15g/hm2轻调;头水前,用缩节胺15‑22.5g/hm2化控,保证棉株稳健生长,减少脱落和空果枝;二水前后,用缩节胺45‑75g/hm2化控,在果台数达到8‑10台时人工打顶,打顶后8‑10天,用缩节胺90‑120g/hm2进行化控,将植株高度控制在65‑70cm;追肥,5月下旬,果树处于开花前期,应进行第二次追肥灌水,结合果树施肥同时,喷施叶面肥2‑3次,7月中旬至8月中旬,视棉花长势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4次,每次用量为每3‑4kg/hm2;田间追肥第一次在头水前施尿素150kg/hm2,结合开沟灌水深施,二次追施视棉花长势结合二水或三水进行,施尿素75‑120kg/hm2,时间不超过7月15日;灌溉,棉花头水在6月中旬以后,棉花二水在头水后10天单独进行,棉花三水时间结合土壤质地、天气、棉花长势具体情况与枣树同时进行,或延后单独灌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根据棉花墒情增加1‑2次灌水,但9月底前必须停水;打顶时间为7月5日‑7月15日,打顶后至8月上旬,及时人工整枝,打老叶,剪除空果枝;收花于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收时要分摘、分晒、分运、分扎、分储;采取头水前揭膜,收花后拾净田间残膜,集中处理,不要将残膜放在田边渠旁,防止二次污染;在步骤五中,病虫害防治的方法为:冬季刮树皮,将树干和骨干枝上的裂皮、翘皮全部刮掉,压低红蜘蛛害虫的越冬虫口密度;棉花现行子叶展开时,立即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每公顷450‑600kg,进行喷药以防棉蓟马;棉蚜防治:一是秋耕冬灌;二是冬季集中对花卉、温室大棚进行大范围防治,消灭越冬蚜源,降低越冬基数,温室大棚用敌敌畏制剂及烟雾剂进行药物熏蒸,花卉埋施铁灭克、呋喃丹颗粒制剂,室外寄主石榴树、花椒树植物喷施氧化乐果、蚜虱净药剂防治,三是早调查,做好中心株、中心片防治,发现蚜株,及时用氧化乐果内吸性杀虫剂1∶5‑10倍液涂茎,发现一株有棉蚜,要涂至中心1‑2m2,用发现一株治一圈,发现一点治一片防治扩散,将棉蚜控制在点片阶段;棉花叶螨的防治,冬前清除棉田杂草,翻耕整地,冬季灌溉,以降低越冬虫量,早春渠道、林带、地头地边早防治,在棉花叶螨发生时实行棉田控点、控株,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综合防治方法,把棉叶螨消灭在6月底前,避免棉花受害;棉铃虫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及时防治,实行秋耕冬灌,铲埂除蛹,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在棉田种植4‑6行玉米诱集带,诱集棉铃虫在玉米上产卵,并及时进行药物处理,以减少棉田危害,在棉田安置频振式杀虫灯,根据预测预报在发蛾初期定时开灯灭蛾,根据棉铃虫危害程度轮换使用BT乳剂、赛丹2000倍液、菊酯类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1658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