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中红外气体浓度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8568.2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4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华;陈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18 | 分类号: | G01N21/3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孟卜娟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中红外气体浓度监测方法及装置,该装置采用双波长红外监测原理,辅以合理的微型结构设计,形成一个微型无焦点多次反射气室,在气室内壁镀金反射膜,以增加红外光的反射,使得在微小的空间里红外探测器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反映被测气体的浓度。采用过滤网加防水透气膜的结构进行过滤、防水保护,在保证监测精度的同时,亦能对气室及光学元件进行保护。装置提供数据输出引脚和报警输出引脚,对外输出气体浓度数字信号和开路集电极报警信号,能适应危险场所气体浓度报警的需求。装置自带数字信号处理、温度补偿,具有监测精度高、稳定可靠等优点,满足中红外吸收区气体浓度监测的需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红外 气体 浓度 监测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微型中红外气体浓度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防水透气膜(1),外壳(2),过滤网(3),气室壁Ⅰ(4),气室壁Ⅱ(5),气室壁Ⅲ(6),内衬(7),电路板Ⅰ(8),电路板Ⅱ(9),6个电路引脚(10),中红外光源(11),双通道红外探测器(12)组成一个整体,其构造是:防水透气膜(1)紧贴在外壳(2)上,过滤网(3),气室壁Ⅰ(4),气室壁Ⅱ(5),气室壁Ⅲ(6),内衬(7),电路板Ⅰ(8),电路板Ⅱ(9),依次装入外壳之内并粘接牢固,中红外光源(11)和双通道红外探测器(12)焊接在电路板Ⅰ(8)上,并通过内衬(7)隔离和通过气室壁Ⅲ(6)上的孔发出或接收红外光,6个电路引脚(10)焊接在电路板Ⅱ(9)上,并伸出以便于装置与外部的电连接,电路板Ⅰ(8)和电路板Ⅱ(9)之间的空隙灌注密封胶形成密封层(14),底部用盖板(15)封住;双通道红外探测器(12)前面设置有参比滤光片(16)和测量滤光片(17),分别通过气室壁Ⅲ(6)上的参比透光孔(19)、测量透光孔(20)接收红外光强信号,所述的参比滤光片(16)和测量滤光片(17)均为窄带干涉滤光片,可通过选择不同波长的滤光片对不同的气体进行测量;气室壁Ⅰ(4)、气室壁Ⅱ(5)和气室壁Ⅲ(6)形成一个无焦点多次反射气室(22),气室壁Ⅰ(4)形成气室的顶面,其上有进气孔(21)允许气体进入气室,气室壁Ⅱ(5)形成气室的侧壁并提供气室空间,气室壁Ⅲ(6)形成气室的底面和提供红外光进入和射出气室的孔,气室内壁面全部镀金反射膜以增加反射率,中红外光源(11)通过气室壁Ⅲ(6)上的光源孔(18)伸入无焦点多次反射气室(22)内,双通道红外探测器(12)的参比滤光片(16)和测量滤光片(17)的前面分别有参比透光孔(19)和测量透光孔(20)形成参比通道和测量通道;电路板Ⅰ(8)和电路板Ⅱ(9)上包括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数据处理、光源驱动等功能电路,电路板Ⅰ(8)还包含一个温度探测器,两块电路板之间通过电子连接件(13)相互联系,电路板Ⅱ(9)上配备6个电路引脚,分别为Vd、GND、TX、RX、OC1、OC2,Vd、GND是提供电源接入的引脚,TX、RX为发送和接收数字信号的引脚,能够对外输出被测气体浓度的数值和写入温度补偿和零点修正等参数,OC1、OC2为开路集电极输出的引脚,分别提供气体浓度的预报警和报警信号,预报警值和报警值可以在连接TX、RX引脚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写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1856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