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锅炉内部噪声源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8964.5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迎九;黄福安;钟振茂;任玉凤;魏普;余平覆;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内部噪声源识别方法,包括:S1,建立裸管二维模型,分别仿真计算高压过热器和除氧蒸发器两个管阵下裸管的流场和声场,计算分段特征频率,估算炉内整体的特征频率范围;S2,建立鳍片管有限元模型,分别仿真计算高压过热器和除氧蒸发器两个管阵下的鳍片管单管流场和声场,并计算分段特征频率,来估算炉内整体的特征频率范围;S3,对管阵的特征频率进行修正;S4,计算简正频率,判断是否激发简正频率而产生声腔共振;S5,对锅炉进行传声损失和隔声量计算,并结合实测噪声数据得到锅炉内总噪声;S6,计算不同种类噪声对炉内噪声的贡献量,确定炉内噪声的主要来源。本发明能准确识别燃机余热锅炉内部的噪声来源。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锅炉 内部 噪声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余热锅炉内部噪声源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裸管二维模型,分别仿真计算高压过热器和除氧蒸发器两个管阵下裸管的流场和声场,并计算分段特征频率,来估算炉内整体的特征频率范围;S2,建立鳍片管有限元模型,分别仿真计算高压过热器和除氧蒸发器两个管阵下的鳍片管单管流场和声场,并计算分段特征频率,来估算炉内整体的特征频率范围;S3,通过对比鳍片管和裸管的特征频率,采用百分比偏移量的修正手段对管阵的特征频率进行修正;S4,计算简正频率,根据各层简正频率的分布和各层特征频率的分布,判断是否激发简正频率而产生声腔共振;S5,对锅炉进行传声损失和隔声量计算,并结合实测噪声数据得到锅炉内总噪声;S6,对比分析并计算不同种类噪声对炉内噪声的贡献量,确定炉内噪声的主要来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1896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定位指纹库的动态建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囊式浮标定时放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