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多跳无线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技术传输图像信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4064.1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5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骆喆;王新兵;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40/20;H04W72/12;H04N19/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多跳无线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技术传输图像信号的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编码器利用压缩感知方式将原信号打包成若干个信息量相当、重要性相同的描述包;第二步,计算每条传输链路的传输效益;第三步,根据传输链路的传输效益确定需要建立的链路连接;第四步,按调度方案建立传输链路并开始传输描述包。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图像信号传输中的编码解码和路由调度问题,并具有很强的可实现性,能被广泛地运用到现在的无线网络传输中,进而提高网络传输能力,有效改善图像信号传输实时性和传输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链路 传输图像信号 多跳无线网络 图像信号传输 压缩感知技术 传输效益 网络传输能力 无线网络传输 编码解码 传输效果 调度问题 方案建立 开始传输 链路连接 信号打包 压缩感知 综合考虑 编码器 实时性 路由 信息量 调度 | ||
【主权项】:
1.一种在多跳无线网络中基于压缩感知技术传输图像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编码器利用压缩感知方式将原信号打包成若干个信息量相当、重要性相同的描述包;第二步,计算每条传输链路的传输效益;第三步,根据传输链路的传输效益确定需要建立的链路连接;第四步,按调度方案建立传输链路并开始传输描述包;所述第三步,具体为:(1)开始时,传输效益为正的链路都被划分为可能会被建立的链路,加入到将会被建立的链路的集合UEstLink中;(2)找出传输效益最大的链路lmax,然后从UEstLink除去对链路lmax产生干扰的其他链路Sint(lmax);并且将链路lmax的传输效益归零,即Utility(lmax)=0;(3)重复(2)直到UEstLink中的链路互不干扰,即
则UEstLink为该调度方案要建立的链路集合;所述步骤二,具体为:(1)计算链路的传输需求因子设某一时刻t,对于包含发送节点Nt和接收节点Nr的链路l,发送节点Nt缓存中的描述包集合为
接收节点Nr缓存中的描述包集合为
假设每个节点最多只能转发同一个接收到的描述包一次;那么,节点缓存中将会有两种不同的描述包:一种是节点接收到的并且已经转发过的描述包,称为灰包;另一种是节点接收到的但尚未转发过的描述包,称为白包;记发送节点Nt缓存中的灰包、白包的集合分别为
则有
若建立链路l,则可供传输的数据包是那些属于集合
而不属于集合
的描述包的集合;链路l可供传输的数据包的集合UP为
考虑到链路传输容量,则每个传输时隙中链路l可以传输的数据包个数p为p=min(|UP|,q(l))其中,q(l)=q(Nt,Nr)表示一个传输时隙中链路l可以传输的描述包个数,|UP|表示集合UP中包含的描述包的个数;若建立链路l,在接收节点处复原图像的均方根误差的减少量ΔRMS为
其中,函数fRMS(·)即为压缩感知复原图像的均方根误差RMS与用于复原的采样值个数的关系;定义该时刻t链路l的传输需求因子TDF(l)为
链路的传输需求因子衡量了链路即将传输的数据包的重要性;(2)计算链路的传输供应因子;(3)计算链路的传输收益、传输成本定义链路l的传输收益Revenue(l)为链路传输需求因子TDF(l)与传输供应因子TSF(l)之积;Revenue(l)=TDF(l)·TSF(l)定义链路l的传输成本Cost(l)为l的干扰集合中链路的传输收益,即
其中,链路l的干扰集合Sint(l)为因链路l带来的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链路集合,即Sint(l)={lint|lint=l,Dis(Nt(lint),Nr(l))<r,Dis(Nr(lint),Nt(l))<r}其中,Nt(l)为链路l的发送节点,Nr(l)为链路l的接收节点,Dis(Na,Nb)为两节点Na、Nb之间的地理距离或信道质量,r为节点的干扰半径或信道质量的阈值,lint表示对于链路l会造成干扰的链路;(4)得到链路的传输效益链路l的传输效益Utility(l)定义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2406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