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猪肉保鲜的纳米纤维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6228.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胜;李欢欢;赵杰文;欧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8/10;D01D5/00;A23B7/1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属于食品工程及生物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用于猪肉保鲜的纳米纤维材料。该纳米纤维材料以儿茶素,硝酸铜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原料制备而成。本发明解决了儿茶素在抗菌实际应用中易被氧化的问题,并赋予了纳米材料极强的抗菌性能。本发明的纳米纤维材料对猪肉中的腐败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纳米纤维无毒、原料便宜易得,对猪肉的保鲜效果明显,在食品防腐、食品包装及生物材料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猪肉 保鲜 纳米 纤维 材料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猪肉保鲜的纳米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是儿茶素‑CuⅡ/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纤维材料,该材料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在室温下,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乙醇溶剂中,磁力搅拌3‑5min,随后分别将0.02g/ml CuⅡ和0.023g/ml儿茶素分散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中,继续搅拌,直至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成拉丝状态即得到纺丝液,而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收集纳米纤维材料,于80℃左右条件下干燥,即可得儿茶素‑CuⅡ/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纤维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4622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放电性能的碱性电池
- 下一篇:低相位抖动的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