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菜籽粕异硫氰酸酯含量的微生物组合固态发酵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5433.3 | 申请日: | 201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刚;余冰;陈代文;王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0 | 分类号: | A23K1/00;C12N1/20;C12N1/16;C12R1/01;C12R1/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菜籽粕异硫氰酸酯含量的微生物组合固态发酵法,采用紫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季也蒙毕赤酵母(Candida guilliermondii)三种微生物组合的固态发酵菜籽粕以降低其异硫氰酸酯含量,包括如下步骤:菜籽粕原料的准备与预处理、发酵种子液的制备、按比例接种三种微生物、固态发酵、发酵菜籽粕成品的制备。本发明首次使用紫红红球菌固态发酵菜籽粕,并与戊糖片球菌和季也蒙毕赤酵母进行组合使用;与其它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可大幅度明显降低菜籽粕中异硫氰酸酯含量,而且发酵时间较短,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菜籽 粕异硫 氰酸 含量 微生物 组合 固态 发酵 | ||
【主权项】:
一种降低菜籽粕异硫氰酸酯含量的微生物组合固态发酵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紫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季也蒙毕赤酵母(Candida guilliermondii)三种微生物组合的固态发酵菜籽粕以降低其异硫氰酸酯含量,包括以下步骤:A.菜籽粕原料的准备与预处理:粉碎菜籽粕原料,根据发酵容器大小取适量的菜籽粕,将菜籽粕与水按质量比2∶1混合均匀,调pH至7.0±0.5,混合均匀,封口,采用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B.发酵种子液的制备:采用摇瓶培养法分别培养紫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季也蒙毕赤酵母(Candida guilliermondii),三种菌的培养基分别为天冬酰胺‑葡萄糖培养基、乳酸菌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均采用液态培养基;培养基经121℃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冷却至室温;三种菌的培养温度分别为28℃、37℃和25‑28℃,摇床转速为190±30r/min,培养时间为24h;C.按比例接种三种微生物:无菌条件下,将通过步骤B制备的紫红红球菌、戊糖片球菌和季也蒙毕赤酵母三种菌液接种至经步骤A预处理后的菜籽粕原料中,接种量按含有菌种的培养基质量占菜籽粕质量的百分比计,三种微生物分别为2%、1%和1%,混合均匀;D.固态发酵:将已接种后的菜籽粕原料置于发酵容器中,在通风环境,温度30±2℃,发酵时间3d;E.发酵菜籽粕成品的制备:步骤D固态发酵结束后,将发酵菜籽粕置于62±2℃环境,烘干,粉碎,即制得发酵菜籽粕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5543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