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负载串并联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7069.2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1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吕崇耀;邹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沪宁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武汉盘古减振抗震缓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直流负载串并联切换电路,中压端隔离二极管正负极分别与低压端隔离二极管正极、高压端隔离二极管负极连接而成支路;共N-1条支路;N-1条支路,N-1只高压端隔离二极管正极并联后通过可控高压端开关与电源正极连接,N-1只低压端隔离二极管负极并联后通过可控低压端开关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一负载两端分别与电源正极、第一支路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二只负载两端分别与第一支路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负极、第二支路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正极连接;依此,第N-1负载一端与第N-2支路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负极连接,另一端与第N-1支路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正极连接;第N负载的一端与第N-1支路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负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负载 串并联 切换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直流负载串并联切换电路,其特征是包括N只负载(30)、N‑1只高压端隔离二极管(410)、N‑1只中压端隔离二极管(420)、N‑1只低压端隔离二极管(430)、一只可控高压端开关(440)、一只可控低压端开关(450);将一只高压端隔离二极管(410)的负极与一只中压端隔离二极管(420)的负极连接,再将所述中压端隔离二极管(420)的正极与一只低压端隔离二极管(430)的正极连接而形成支路(460);对于N只负载(30),共需N‑1条支路(460);将所述N‑1条支路(460)中的N‑1只高压端隔离二极管(410)的正极相并联后通过所述可控高压端开关(440)与电源正极端子连接;将所述N‑1条支路(460)中的N‑1只低压端隔离二极管(430)的负极相并联后通过所述可控低压端开关(450)与电源负极端子连接;将第一只负载(30)的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端子连接,将其另一端与第一条支路(460)中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420)的正极连接;将第二只负载(30)的一端与第一条支路(460)中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420)的负极连接,将其另一端与第二条支路(460)中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420)的正极连接;依此类推,直到第N‑1只负载(30)的一端与第N‑2条支路(460)中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420)的负极连接,将其另一端与第N‑1条支路(460)中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420)的正极连接;其后,将第N只负载(30)的一端与第N‑1条支路(460)中的中压端隔离二极管(420)的负极连接,将其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端子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沪宁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武汉盘古减振抗震缓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沪宁电梯配件有限公司;武汉盘古减振抗震缓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3706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