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保真晶体管音频功率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5602.8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秦冬成;谭长云;黄文斌;蒙梁;刘达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H03F3/6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保真晶体管音频功率放大器,其主要由前级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组成。其中前级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外部音频输入装置输入的音频输入信号相连,后级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外部音频输出装置相连,前级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后级放大器的输入端通过电阻相连。后级放大器主要由共射共基差分输入级电路、共射共基主电压放大级电路、UBE倍增及温度保护电路、改进的三级达林顿推挽输出级电路、交直流负反馈电路、有源伺服电路、稳压滤波电路、恒流源电路、镜像恒流源电路、喇叭保护电路以及给它们供电的后级电源电路组成。该高保真晶体管音频功率放大器,实现了电路的直流化和宽带化、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听感。 | ||
搜索关键词: | 高保真 晶体管 音频 功率放大器 | ||
【主权项】:
高保真晶体管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由前级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后级放大器主要由共射共基差分输入级电路、共射共基主电压放大级电路、UBE倍增及温度保护电路、改进的三级达林顿推挽输出级电路、交直流负反馈电路、有源伺服电路、稳压滤波电路、恒流源电路、镜像恒流源电路、喇叭保护电路以及给它们供电的后级电源电路组成;改进的三级达林顿推挽输出级电路主要由2个镜像对称的三级达林顿电路即上半周三级达林顿电路和下半周三级达林顿电路相连而成;上半周达林顿电路和下半周达林顿电路均主要由3级三极管复合组成;其中上半周达林顿电路的初级功率三极管VT113的发射极与中间级功率三极管VT115的基极相连,中间级功率三极管VT115的集电极与末级功率三极管VT117的基极相连;上半周达林顿电路的初级功率三极管VT113的集电极、中间级功率三极管VT11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23后、末级功率三极管VT11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28后均与后级电源电路的正极相连;同样,下半周达林顿电路的初级功率三极管VT114的发射极与中间级功率三极管VT116的基极相连,中间级功率三极管VT116的集电极与末级功率三极管VT118的基极相连;下半周达林顿电路的初级功率三极管VT114的集电极、中间级功率三极管VT116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26后、末级功率三极管VT118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27后与后级电源电路的负极相连;上半周达林顿电路的初级功率三极管VT113的发射极与下半周达林顿电路的初级功率三极管VT11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22、R121相连,上半周达林顿电路的中间级功率三极管VT115的发射极与下半周达林顿电路的中间级功率三极管VT11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24、R125相连,上半周达林顿电路的末级功率三极管VT117的集电极与下半周达林顿电路的末级功率三极管VT118的集电极直接相连接;共射共基差分输入级电路主要由2个结型场效应管VT101、VT102和2个双极型三极管VT103、VT104组成;结型场效应管VT101的漏极连接双极型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结型场效应管VT102的漏极连接双极型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2个结型场效应管VT101、VT102的源极分别经平衡电阻相连接后,经恒流源电路与后级电源电路的负极连接;2个双极型三极管VT103、VT104的基极直接相连后,经稳压滤波电路与后级电源电路的正极连接;双极型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经负载电阻R107连接至后级电源电路的正极;双极型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经负载电阻R108连接至后级电源电路的正极;前级放大器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101与共射共基差分输入级电路的结型场效应管VT101的栅极连接形成改进的三级达林顿推挽输出级电路的输出端;共射共基主电压放大级电路主要由4个双极型三极管VT105、VT106、VT107、VT108组成;双极型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与双极型三极管VT107的 发射极相连;双极型三极管VT106的集电极与双极型三极管VT108的发射极相连;双极型三极管VT107的基极和双极型三极管VT108的基极相连后分为2路,一路经电阻R112与后级放大器的公共地端相连,一路经稳压二极管VD102后与后级电源电路的正极相连;双极型三极管VT105的发射极和双极型三极管VT106的发射极相连后经电阻R111与后级电源电路的正极相连;双极型三极管VT105的基极连接共射共基差分输入级电路的双极型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双极型三极管VT106的基极连接共射共基差分输入级电路的双极型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双极型三极管VT107的集电极经镜像恒流源电路后与后级电源电路的负极连接;双极型三极管VT108的集电极经UBE倍增及温度保护电路后与改进的三级达林顿推挽输出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改进的三级达林顿推挽输出级电路的输出端经喇叭保护电路后与外部音频输出装置相连;交直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改进的三级达林顿推挽输出级电路的初级功率三极管VT113、VT114的发射极相连端或末级功率三极管VT117、VT118的集电极相连端连接,交直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共射共基差分输入级电路的结型场效应管VT102的栅极连接;有源伺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改进的三级达林顿推挽输出级电路的末级功率三极管VT117、VT118的集电极相连端,有源伺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结型场效应管VT102的栅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5560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前挡泥板快拆式固定机构
- 下一篇:拖车摇架固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