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光伏防雷防反汇流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6632.0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文刚建;黄承俊;魏宇平;赵刘洋;刘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同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48 | 分类号: | 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北碚***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光伏防雷防反汇流箱,属于光伏发电用光伏阵列汇流箱技术领域,包括正极熔断器、负极熔断器、正极铜排、负极铜排和自供电模块,负极熔断器与负极铜排连接,正极熔断器通过阵列电量测量板和防反二极管阵列连接正极铜排,阵列电量测量板输出信号给测控单元,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通过直流断路器分别连接汇流输出端的对应端子,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之间并联有直流防雷器,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简单,具有防反、电流和电压检测功能,可以精确监测直流源的工作状态,提高电站的可控性,提高检修的及时性和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防雷 防反 汇流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光伏防雷防反汇流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正极熔断器(2)、负极熔断器(3)、正极铜排(4)、负极铜排(5)和自供电模块(6);所述负极熔断器(3)与所述负极铜排(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熔断器(2)依次通过阵列电量测量板(7)和防反二极管阵列(8)连接所述正极铜排(4),所述阵列电量测量板(7)的输出端连接测控单元(15)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正极铜排(4)与所述负极铜排(5)通过直流断路器(9)分别连接汇流输出端(10)的对应端子;所述正极铜排(4)与所述负极铜排(5)之间并联有直流防雷器(11),所述自供电模块(6)向所述阵列电量测量板(7)和测控单元(15)供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同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同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5663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光伏阵列的水冷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可调式支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