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边缘子电池与中间子电池串联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4488.1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5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姜兑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泰轶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24 | 分类号: | H01L31/0224;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边缘子电池与中间子电池串联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模组,解决了现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中边缘子电池不能串联发电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层中包括依次沉积在基板上的前电极层、光伏吸收层及后电极层,以上各层经逐层沉积及逐级刻划后形成串联的子电池模组,后电极层形成串联的子电池模组的负极,所述子电池模组的边缘未串联的子电池上开设竖直方位的通孔,在通孔中设置导电柱,导电柱的底端与边缘未串联的子电池的前电极层或光伏吸收层相连、形成前电极层的正极引出端子,边缘未串联的子电池借助后电极层及导电柱与子电池模组串联。该结构改变了电池末端边缘的导电连接方式,使电池末端未发电的无效区域,成为发电的有效区域。 | ||
搜索关键词: | 边缘 电池 中间 串联 发电 太阳能电池 模组 | ||
【主权项】:
边缘子电池与中间子电池串联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模组,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层中包括依次沉积在基板(1)上的前电极层(2)、光伏吸收层(3)及后电极层(4),以上各层经逐层沉积及逐级刻划后形成串联的子电池模组(5),后电极层(4)形成串联的子电池模组(5)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电池模组(5)的边缘未串联的子电池(6)上开设竖直方位的通孔(7),在通孔(7)中设置导电柱(8),导电柱(8)的底端与边缘未串联的子电池(6)的前电极层(2)、形成前电极层(2)的正极引出端子,边缘未串联的子电池(6)借助后电极层(4)及导电柱(8)与子电池模组串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泰轶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泰轶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8448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