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复位框架柱脚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88537.9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吕西林;刘兢兢;崔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4C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自复位框架柱脚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柱脚和混凝土基础(2),所述的混凝土柱(1)柱脚位于混凝土基础(2)凹槽内部,所述的混凝土柱(1)内设有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3),所述的混凝土柱(1)底部设有钢板(4),所述的混凝土柱(1)插入混凝土基础(2)部分与混凝土基础(2)之间设有剪压橡胶垫层(5),所述的混凝土基础(2)凹槽顶面设有钢板(6),所述的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钢筋(3)一端用锚具(7)锚固在顶面钢板(6)下方,所述的混凝土柱(1)和混凝土基础(2)通过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3)拉结固定,所述的混凝土柱(1)柱底钢板(4)与顶面钢板(6)仅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小震下结构稳定,大震下结构出现大变形但不破坏,震后结构自复位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框架 节点 | ||
【主权项】:
一种自复位框架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柱(1)和混凝土基础(2),所述的混凝土柱(1)柱脚插入混凝土基础(2)凹槽,所述的混凝土柱(1)内设有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3),所述的混凝土柱(1)底部设有底部钢板(4),所述的混凝土柱(1)插入混凝土基础(2)部分与混凝土基础(2)之间设有剪压橡胶垫层(5),所述的混凝土基础(2)凹槽顶面设有顶面钢板(6),所述的无粘结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3)下端用锚具(7)锚固在顶面钢板(6)下方,所述的混凝土柱(1)和混凝土基础(2)通过钢绞线(3)拉结固定,所述的混凝土柱(1)柱底钢板与混凝土基础(2)顶面钢板(6)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8853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敞车装箱定位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过轨起重机自动对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