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拉伸型通信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5724.X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0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校;金春敏;石磊;叶亚军;王存良;杨迪;张道卿;马倩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11/04;H01B11/06;H01B1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2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拉伸型通信线缆,包括:钢导体、铜轴导体、八根铜导线和外护套体;八根铜导线两两绞合形成四对作为信息通信的绞线对;外护套体包括第一子护套、第二子护套和第三子护套,此第一子护套、第二子护套和第三子护套中心处具有一“人”字型连接部,第一子护套包覆于所述钢导体外表面,第二子护套包覆于所述第一内护套层外表面,第三子护套包覆于所述第二内护套层外表面;若干根金属导线一端缠绕于所述钢导体表面,另一端电连接到所述金属编织层。本实用新型抗拉伸型通信线缆避免了信号相互干扰而影响使用性能的能力,保证通信电缆产品传输特性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电缆因信号干扰、拉伸而影响使用性能的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通信 线缆 | ||
【主权项】:
1.一种抗拉伸型通信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导体(1)、铜轴导体(2)、八根包覆有聚乙烯层(31)的铜导线(3)和外护套体(4);所述铜轴导体(2)外表面包覆有塑料绝缘层(5),此塑料绝缘层(5)外表面包覆有金属编织层(6),第一内护套层(7)包覆于所述金属编织层(6)外表面;所述八根铜导线(3)两两绞合形成四对作为信息通信的绞线对,所述四对绞线对中第一绞线对(81)、第二绞线对(82)、第三绞线对(83)和第四绞线对(84)逆时针依次排列并绞合形成导电缆芯(8),第一绞线对(81)和第三绞线对(83)与第二绞线对(82)和第四绞线对(84)相间排列,所述四对绞线对各自外表面均包覆有铝箔屏蔽层(9),一聚酯带(10)绕包于所述铝箔屏蔽层(9)外表面,第二内护套层(11)包覆于所述聚酯带(10)外表面;所述外护套体(4)包括第一子护套(41)、第二子护套(42)和第三子护套(43),此第一子护套(41)、第二子护套(42)和第三子护套(43)中心处具有一“人”字型连接部(12),此“人”字型连接部(12)的第一连筋部(121)、第二连筋部(122)和第三连筋部(123)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子护套(41)、第二子护套(42)和第三子护套(43),第一子护套(41)包覆于所述钢导体(1)外表面,第二子护套(42)包覆于所述第一内护套层(7)外表面,第三子护套(43)包覆于所述第二内护套层(11)外表面;若干根金属导线(13)相间排列,此金属导线(13)一端缠绕于所述钢导体(1)表面,金属导线(13)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子护套(41)、第一连筋部(121)、第二连筋部(122)、第二子护套(42)和第一内护套层(7)并电连接到所述金属编织层(6);所述第一绞线对(81)和第三绞线对(83)的节距大于第二绞线对(82)和第四绞线对(84)的节距,所述第一绞线对(81)的节距大于第三绞线对(83)的节距,所述第二绞线对(82)的节距大于第四绞线对(84)的节距;相邻节距设计公式为:0.002<∣
—
∣≤0.013,相隔节距设计公式为:0.001<∣
—
∣≤0.011;h1为第一绞线对(81)的节距,h2为第二绞线对(82)或者第四绞线对(84)的节距,h3为第三绞线对(83)的节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12572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安接线排
- 下一篇:新型真皮基质护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