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臂零件的二次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2944.3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6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国;何海波;姜承文;方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炜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圣清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臂零件的二次成型装置,涉及成型模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产品冲压时报废率高的问题。该二次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次成型模具和第二次成型模具,其中,第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a和下模a,第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b和下模b。上模a、下模a和上模b均设有芯棒,在第一次成型模具的芯棒两端均设置具有导向作用的倒角a,在下模a和下模b的芯棒外周设有限位台阶;合模时,上模a的芯棒与下模a的芯棒相对应;下模b设置具有导向作用的凸台,在凸台的外周设有限位台阶,合模时,上模b的芯棒与下模b的凸台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模具的改造及套子与连接板的配合间隙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产品报废率。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零件 二次 成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悬挂臂零件的二次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次成型模具和第二次成型模具,其中,第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a(1)和下模a(4),第二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b(6)和下模b(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a(1)设有第一芯棒(2),所述下模a(4)设有第二芯棒(2`),所述上模b(6)设有第三芯棒(2``);在所述第一芯棒(2)的两端设置具有导向作用的第一倒角a(3),在所述第二芯棒(2`)的两端设置具有导向作用的第二倒角a(3`);在所述第二芯棒(2`)的外周设有第一限位台阶(5),合模时,上模a(1)的第一芯棒(2)与下模a(4)的第二芯棒(2`)相对应;所述下模b(8)设置具有导向作用的凸台(9),在所述凸台(9)的外周设有第二限位台阶(5`),合模时,上模b(6)的第三芯棒(2``)与下模b(8)的凸台(9)相对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炜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炜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28294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头整形下模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筒形零部件深拉伸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