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3735.4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5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外侧的部分底部供结合中间导热体(102),结合后为不完全遮蔽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内部设置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散热体(100)的内围,中间导热体(102)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并形成热源,经由中间导热体(102)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及散热体表面(101),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克服排热面积较受限的缺点。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能 发光体 导热 肋条 间隔 形成 导流 散热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的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且所述散热体(100)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内部的表面设置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其底部结合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中间导热体(102),中间导热体(102)与散热体(100)结合后为呈不完全遮蔽导流孔(300),来自电能发光体(200)的热能,直接经散热体(100)的壳体,或经由中间导热体(102)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以及散热体表面(101)直接散热,以及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产生冷却效果,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其主要构成如下:‑‑散热体(100):为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外形;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多格状分布或呈三边以上的多格状的结构;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于散热体(100)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43373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庭院灯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LED驱动电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