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变径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04948.1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春;刘有贵;王彦子;常俊杰;王金喜;赵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变径连接管,包括分布在中接管(3)两侧的分段联体的第一管端(11)、第一变径管(12)、第一主管(1)和第二变径管(13)与分段联体的第三变径管(21)、第二主管(2)、第四变径管(22)和第二管端(23);第一变径管(12)、第二变径管(13)、第三变径管(21)、第四变径管(22)由流线型自然过渡变径。本金属连接管通过分段联体结构形式和主管的波纹肋结构达到了提高抗弯折能力、减少焊接泄漏风险、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又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适用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变径连 接管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变径连接管,包括分段联体的第一管端(11)、第一变径管(12)、第一主管(1)和第二变径管(13),中接管(3),分段联体的第三变径管(21)、第二主管(2)、第四变径管(22)和第二管端(23),其特征在于,第一主管(1)和第二主管(2)的中段外壁由内凹的轴向螺旋波纹构成肋结构;分段联体的第一管端(11)、第一变径管(12)、第一主管(1)和第二变径管(13)与分段联体的第三变径管(21)、第二主管(2)、第四变径管(22)和第二管端(23)连接在中接管(3)的两侧;第一变径管(12)、第二变径管(13)、第三变径管(21)、第四变径管(22)由流线型自然过渡变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5049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