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物体表面应变监测的金属铠装分布式传感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6098.1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冯亚非;郑欢;桑卫兵;何少灵;吴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K1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沿物体表面贴装的分布式应变监测光缆,光缆基底材料为铜,整体结构为薄片带状,金属基底表面开设凹槽,凹槽内铺设四芯光纤带,光纤带采用两种不同类型光纤,金属薄片带两边对称开有镂空圆孔,凹槽上开有与凹槽垂直的镂空条孔,金属基底的薄片带状结构使光缆与被测物有足够的接触面积,镂空孔可以进一步减小光纤的变形模量,凹槽用于契合、保护光纤。该光缆具有耦合性好、灵敏度高、安装便利、分布式监测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物体 表面 应变 监测 金属 分布式 传感 光缆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物体表面应变监测的金属铠装分布式传感光缆,其特征在于:以金属材料作基底,且为薄片带状,通过带状结构可以减少光缆体积,获得更多的接触面积以提升耦合性,通过薄片状结构降低传感光缆的变形模量以提高传感光缆的变形协调性;金属基底表面开光纤凹槽,光纤放置在光纤凹槽内,凹槽内填充胶层,使得光纤凹槽契合光纤以提升应变传递性及保护光纤;金属基底底部是用于保护光缆下表面的胶带保护层、胶带保护层上还有一层用于保护光纤的胶基底;在金属基底上沿光纤凹槽两侧等间距地开有对称的镂空圆孔,在光纤凹槽上垂直于凹槽等间距地开有镂空条孔,镂空圆孔和镂空条孔都是为了减少模量形变;所述光纤采用四芯光纤带,为两种不同的单模光纤,由两根G657裸纤和两跟G652裸纤组合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54609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