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挖孔桩的分体式垂直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8972.4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9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仝茂祥;李霞;王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人工挖孔桩的分体式垂直提升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装置,其特征是该垂直提升装置主要由上框架、下支架、电动机、减速机、卷筒、钢丝绳和吊钩组成,此上框架是矩形钢结构框架,此下支架主要由下框架、支腿和支撑组成,此下框架也是矩形钢结构框架,在下框架上表面的四角分别设置矩形的木垫块,在各木垫块上放置上框架,用螺栓将上框架、木垫块和下框架即下支架固定连接,同时,在上框架上对应安装减速机、电动机和卷筒,在卷筒上的钢丝绳的下垂的端段上系接吊钩并在吊钩上悬挂渣桶,同时,在下支架上固定安装开关箱、电铃,操作便捷且安全可靠,提高了施工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挖孔桩 体式 垂直 提升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人工挖孔桩的分体式垂直提升装置,其特征是:该人工挖孔桩的分体式垂直提升装置主要由上框架(4)、下支架(6)、电动机(1)、减速机(2)、卷筒(3)、钢丝绳(3‑2)和吊钩(3‑3)组成,此上框架(4)是主要由前横梁Ⅰ、后横梁Ⅰ和左纵梁Ⅰ、右纵梁Ⅰ组焊而成的矩形钢结构框架,并在前横梁Ⅰ与后横梁Ⅰ的右段之间对称间隔地焊装两根中纵梁,同时,在左纵梁Ⅰ、右纵梁Ⅰ的外侧面上对称地分别焊装前后两个把手(4‑2),在上框架(4)的四角分别焊装环形的吊耳(4‑1);此下支架(6)主要由下框架(6‑1)、支腿(6‑2)和支撑(6‑3)组成,此下框架(6‑1)是主要由前横梁Ⅱ、后横梁Ⅱ和左纵梁Ⅱ、右纵梁Ⅱ组焊而成的矩形钢结构框架,此下框架(6‑1)的左右向即横向的长度略大于上框架(4)的左右向即横向的长度,在下框架(6‑1)底面的四角对称地分别焊装斜向外伸的支腿(6‑2),在各两两相邻的支腿(6‑2)的下端段之间分别焊装横向或纵向的支撑(6‑3);在下框架(6‑1)上表面的四角分别设置矩形的木垫块(5),在各木垫块(5)上放置上框架(4),用螺栓(5‑1)将上框架(4)、木垫块(5)和下框架(6‑1)即下支架(6)固定连接,同时,在上框架(4)上的两根中纵梁上用螺栓固定安装减速机(2)并使减速机(2)的输入轴朝右伸而输出轴朝左伸,在减速机(2)的输入轴上用联轴节安装电动机(1),在上框架(4)上的左纵梁上用螺栓固定安装带轴承的轴承座(3‑1)并使轴承的轴向中心线与减速机(2)的输出轴的轴向中心线相一致,在轴承座(3‑1)与减速机(2)的输出轴之间安装卷筒(3),即卷筒(3)的中心轴的左端段插装在轴承中,而卷筒(3)的中心轴的右端段用联轴节与减速机(2)的输出轴相连接,在卷筒(3)上缠绕钢丝绳(3‑2),在钢丝绳(3‑2)下垂的端段上系接吊钩(3‑3)并在吊钩(3‑3)上悬挂渣桶(3‑4),同时,在下支架(6)的右前支腿上固定安装装有控制开关的开关箱(1‑2),用电线(1‑1)将电动机(1)与控制开关相连接,控制开关又用电线外接电源,在开关箱(1‑2)的外侧面上安装电铃(1‑3)并在电铃线(1‑5)的另外一端安装电铃开关(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3897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译器
- 下一篇:探测具体水位的探水钻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