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车辆电源电压的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4587.0 | 申请日: | 2013-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武;张惠生;郑为民;田海林;李洪霞;周春红;席忠华;靳键云;闫永芳;姚宸;赵群;王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吴立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车辆电源电压的保护电路,属于车辆电源保护电路技术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适应车辆电源电压并自动进行欠压保护的车辆电源保护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车辆电源电压的保护电路,电路结构为:二极管D1的正极并接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后与电源输入端P1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后与P沟道型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配电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车辆 电源 电压 保护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自适应车辆电源电压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路结构为:二极管D1的正极并接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后与电源输入端P1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并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后与P沟道型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并接可控稳压二极管DW3的负极、可控稳压二极管DW3的参考极和电容C4的一端后与比较器U1的负输入端a2相连,所述可控稳压二极管DW3的正极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并接电容C2的一端后与比较器U1的正极电源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10的一端后与比较器U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DW2的正极并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后与P沟道型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P沟道型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为电源输出端P2;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后与比较器U1的正输入端a1相连,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端子d2相连,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比较器U1的负极电源端接地;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并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电容C5的一端后与比较器U2的负输入端b2相连,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比较器U2的正输入端b1并接电阻R13的一端后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12V电源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并接比较器U2的输出端后与第一接线端子d1相连,所述第三接线端子d3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445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镶片机用推片装置
- 下一篇:用于家具生产的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