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液压马达的新型缓冲稳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3875.5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余红波;刘辉;韩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压马达的新型缓冲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第一油路、回油油路、第二油路、制动解除油路、第三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第一油路通过第一阀芯和第三油路接通,第三油路的下端与第二油路的第二圆柱腔接通,第四油路分别接通制动解除油路和第二油路的第四圆柱腔,第五油路分别接通回油路和第二油路的第五圆柱腔,第二油路内设有第二阀芯,第二阀芯包括阀芯本体,阀芯本体的侧面具有一段第三圆柱面、一段第一圆柱面和一段第二圆柱面,第三圆柱面和第一圆柱面分别和第二油路的第一圆柱腔和第三圆柱腔配合,第二圆柱面设于第二油路的第五圆柱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性能稳定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压 马达 新型 缓冲 稳压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液压马达的新型缓冲稳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第一油路(A)、回油油路(B)、第二油路(C)、制动解除油路(D)、第三油路(E)、第四油路(F)和第五油路(G),第一油路(A)、回油油路(B)、第二油路(C)和制动解除油路(D)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其中第二油路(C)和制动解除油路(D)从阀体(1)左端露出,第一油路(A)贯通阀体(1)的左右两侧,回油油路(B)从阀体(1)右端露出,第二油路(C)从左至右共有五段圆柱腔,分别为第一圆柱腔(C1)、第二圆柱腔(C2)、第三圆柱腔(C3)、第四圆柱腔(C4)和第五圆柱腔(C5),第一圆柱腔(C1)和第三圆柱腔(C3)直径相等,第二圆柱腔(C2)和第四圆柱腔(C4)直径相等且在五段圆柱腔中直径最大,第五圆柱腔(C5)在五段圆柱腔中直径最小;第三油路(E)、第四油路(F)和第五油路(G)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其中第三油路(E)从阀体(1)上端露出,第四油路(F)和第五油路(G)从阀体(1)下端露出,且第三油路(E)、第四油路(F)和第五油路(G)的露出口分别设有第一封油螺堵(10)、第二封油螺堵(8)和第三封油螺堵(9),第一油路(A)通过第一阀芯(4)和第三油路(E)接通,第一阀芯(4)左侧设有限位阀套(3)和密封圈(2),第一阀芯(4)和限位阀套(3)间设有第一弹簧(5),第三油路(E)的下端与第二油路(C)的第二圆柱腔(C2)接通,第四油路(F)分别接通制动解除油路(D)和第二油路(C)的第四圆柱腔(C4),第五油路(G)分别接通回油路(B)和第二油路(C)的第五圆柱腔(C5),第二油路(C)内设有第二阀芯(7),第二阀芯(7)包括阀芯本体,阀芯本体的侧面具有一段第一圆柱面(72)和一段第二圆柱面(73),第一圆柱面(72)是阀芯本体侧面上直径最大的部分,第二圆柱面(73)是阀芯本体侧面上直径第二大的部分,第一圆柱面(72)可与第二油路(C)的第三圆柱腔(C3)配合以接通或阻隔第三油路(E)和第四油路(F),第二圆柱面(73)设于第二油路(C)的第五圆柱腔(C5)内,第二圆柱面(73)与第二油路(C)的第五圆柱腔(C5)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阀芯(7)左侧设有第二弹簧(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9387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起竖锁定及解锁机构
- 下一篇:消防排烟通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