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煮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3701.3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绪;刘念;彭奎;余航;郭亮;王逸志;常少健;刘义会;王超凯;张磊;郭杰;张蜀艳;张华玲;蔡海燕;周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12G3/00 | 分类号: | C12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蒸煮筒,由蒸煮室、隔离室、输出口和相应的隔板和控制杆以及套环型蒸汽管构成。本蒸煮筒为立式结构,能有效节省设备占用空间,蒸煮筒结合进料设备和摊凉设备,配合自动控制系统,即可实现自动进糠、蒸糠、出糠、摊凉。设备操作简单,能显著提高蒸糠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蒸煮筒 | ||
【主权项】:
蒸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煮筒(1)为立式结构,整体为圆柱体,熟糠输出口(17)为漏斗状,蒸煮筒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划分为一级蒸煮室(3)、二级蒸煮室(25)、三级蒸煮室(28)、隔离室(34)、输出口(17);所述的一级蒸煮室(3)、二级蒸煮室(25)、三级蒸煮室(28)和隔离室(34)的底板为圆形可折叠底板,其中一级蒸煮室(3)的底板分为左半底板(21)和右半底板(4)两部分,二级蒸煮室(25)的底板分为左半底板(26)和右半底板(13)两部分,三级蒸煮室(28)的底板分为左半底板(31)和右半底板(14)两部分,隔离室(34)的底板分为左半底板(35)右半底板(16)两部分;所述底板的形状为等面积半圆形,可围绕对应的转轴(19)伸展和折叠,伸展时位于水平面上,转轴(19)焊接在蒸煮筒壁(2)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75370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