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击回波测试组合激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805.0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今阳;程海英;沈德建;崔徳密;吕列民;杨智;陈勇;孔楠楠;罗居刚;黄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
主分类号: | G01N29/34 | 分类号: | G01N29/3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回波测试组合激振器,它包括:导管(1)及前段设置的击锤孔(2)和锤柄孔(7),击锤孔(2)内设有击锤(3),导管(1)上设置有锁紧器(4);导管(1)的另一段设有导杆孔(8),端部连接有压盖(11),导杆孔(8)内配置有击发导杆(9)和大弹簧(10),击发导杆(9)一段设有锯形齿(14)而另一端连接有拉紧手柄(12);导管(1)上设有扳机槽(15)、连接有扳机座(19)和手柄(21),扳机座(19)上铰接有扳机(18),扳机(18)的一端设有斜齿(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缺陷时,可以方便提供所需的测试冲击回波。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回波 测试 组合 激振器 | ||
【主权项】:
冲击回波测试组合激振器,它包括:导管(1)和手柄(21),其特征在于:导管(1)的前段设有击锤孔(2)和锤柄孔(7),击锤孔(2)内设有击锤(3),击锤的锤柄(13)与锤柄孔(7)配合连接,导管(1)上连接有锁紧器(4),锁紧器(4)内设有小弹簧(5)和钢球(6),钢球(6)压在锤柄(13)上;导管(1)的中后段设有与锤柄孔(7)连通的导杆孔(8),导管(1)的后端部连接有压盖(11),导杆孔(8)内配置有击发导杆(9)和大弹簧(10),击发导杆(9)的一段设有锯形齿(14),击发导杆(9)的另一段穿出压盖(11);导管(1)上设有扳机槽(15)和固定连接的扳机座(19),扳机座(19)上铰接有扳机(18),扳机(18)的一端设有斜齿(16)与锯形齿(14)互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未经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77380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