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浅表静脉电凝治疗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4266.0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6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马顺茂;刘红磊;孟繁杰;冯增利;马龙;任瑞锋;彭艳军;刘月娥;李敏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顺茂;刘红磊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浅表静脉电凝治疗针,包括顺序连接的空心穿刺针,注射器连接件和电极连接件,电极连接件外接高频电极。所述空心穿刺针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针尖和针体,针体外涂高温绝缘材料,针尖金属裸露。注射器连接件外壳为塑料材质,其内部包括一体形成的纵向主连接件以及与主连接件成60度角连接的侧连接件,其中主连接件连接于针体尾端,具有中空主腔,该中空主腔与针体内腔连通并沿针体内腔纵向延伸。侧部连接件具有中空侧部内腔,该侧部内腔通过中空主腔也与针体内腔连通,主连接件延续与电极连接件连接。透明塑料管连接在侧部连接件的侧腔内,并可外接注射器。这样,当电凝针经皮肤穿刺进入曲张的浅表静脉后,由于电凝针为空心针,血管内压力可将血液经针腔向外压至注射器连接件的塑料管,根据塑料管内是否有血液可以判断电凝针是否位于血管内,避免了在实施电凝操作时,造成血管外周围组织的灼伤。另外,由于针体外涂耐高温绝缘材料,只有针尖部金属裸露,电凝时只有针尖处有高频电凝输出,可以很好的避免穿刺点皮肤的灼伤。 | ||
搜索关键词: | 浅表 静脉 治疗 | ||
【主权项】:
一种浅表静脉电凝治疗针,包括顺序连接的空心穿刺针,注射器连接件(4)和电极连接件(5),电极连接件外接高频电极,其特征在于:空心穿刺针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针尖(1.1)和针体(1.2),针体(1.2)外涂高温绝缘材料,针尖(1.1)金属裸露,注射器连接件(4)外壳为塑料材质,其内部包括一体形成的纵向金属主连接件(4.1)以及与主连接件成60度角连接的侧连接件(4.2),其中主连接件(4.1)连接于针体(1.2)的尾端,其具有中空主腔,该中空主腔与针体内腔连通并沿针体内腔纵向延伸,侧部连接件(4.2)具有中空侧部内腔,该侧部内腔通过中空主腔也与针体内腔连通,主连接件(4.1)延续与电极连接件(5)连接,透明塑料管(2)连接在侧部连接件(4.2)的侧腔内,其可外接注射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顺茂;刘红磊,未经马顺茂;刘红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78426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铁壳送料、裁切、旋转的机构
- 下一篇:一种防雷箱